EVA研究站——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50|回复: 1

[转帖]中央电视台:中科院最新仿人机器人做客央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5-25 15: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查看原文)//-->5月23日 中央电视台《新闻会客厅》         中央电视台《新闻会客厅》栏目5月23日播出“李成荣:打造有表情的机器人”节目,以下为节目实录:

    主持人:您好观众朋友,欢迎走进《新闻会客厅》。今天我们节目请到的来宾有一点特殊,从年龄上说它只有一岁,应该还算是一个婴儿,但是它已经能说会道,非常懂事了,我们来见识一下。

    机器人:今天我给大家说一段相声。

    何云伟:这机器人也能说相声啊?

    机器人:这叫什么话,今天来就是给大伙表演相声来的。

    何云伟:那你都能说点什么呢?

    机器人:什么说什么,说学逗唱,很简单。

    何云伟:简单,那好,你当着我们亲爱的观众朋友,给我们学一回行吗?

    机器人:行,我给各位学一回公鸡打鸣。

    何云伟:你还别说,学得还真像,逗你行吗?

    机器人:当然行了,我给你出个谜语,让你猜一猜。有一天我去池塘看见12只青蛙,只有一只穿着内裤,你知道为什么吗?

    何云伟:这我不知道。

    机器人:因为那只青蛙是搓澡的。

    何云伟:是够逗的,这逗也行,那么这个唱你行吗?

    机器人:我给大家唱一个流行歌曲。亲爱的你慢慢飞,小心前面带刺的玫瑰。亲爱的,你慢慢飞,小心前面带刺的玫瑰。

    何云伟:两只蝴蝶。

    机器人:亲爱的……

    何云伟:行了,您就会这两句是怎么着?看这意思我还真难不住你,要这样发展下去,我们这个相声演员就得失业了,是不是?

    机器人:您也别这么说,有一种方法,能让你们继续工作下去。

    何云伟:那是什么方法呢?

    机器人:拜我为师。

    何云伟:去你的吧。

    主持人:今天我们节目请到的就是刚才说相声逗哏的那个机器人童童,童童你好。

    机器人:你好,小萌姐。

    主持人:你还知道我是谁呢,你是谁呀?

    机器人:我叫童童,出生在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前几天刚满一岁,我是中国第一个会表情的机器人,所以今天新闻会客厅邀请我做节目。您是愿意看啊?还是愿意看啊?还是愿意看呢?

    主持人:那我只能选择愿意看了,你怎么这么逗啊,谁教的你啊?

    机器人: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的李成荣教授他们。

    主持人:那你能帮我把李教授请上来吗?

    机器人:好,有请李教授。

    主持人:有请李教授。你是愿意看呢,愿意看呢,还是愿意看呢。您好李教授,刚才这个幽默感是它天生的还是你们教它的?

    李成荣:当然是我们教它的。

    主持人:童童是什么材料做成的?正面看是金属的是吧?

    李成荣:是玻璃钢,主要材料是玻璃钢,还有其它一些材料。

    主持人:这个名字是谁给它起的?

    李成荣:我们集体起的。

    主持人:为什么起这么一个名字?

    李成荣:也是根据它的特点,叫它童童,因为它本身就是个卡通形象,又是个男孩。

    主持人:它刚才自己说了,它是第一个有表情的机器人,它能有多少种表情?

    李成荣:从理论上来讲表情的数量是很大的,几万甚至几十万。因为它本身头部有13个自由度,每一个自由度运动可以有二十多到一百个位置,实际上这是一个组合问题,这样一个组合是非常大的。

    主持人:决定它有表情的元素就是,它两条眉毛得能动,两个眼睛要能动,嘴巴也能动就可以了是吗?

    李成荣:对,包括它的转头、摆头,总共十三个自由度,可是有些表情可能是微小的变化,不被人们所感知的,所以真正人们看着比较明显,比较特殊的这种表情也就是几十种。

    主持人:能不能让我们看看,见识一下。

    李成荣:好。

    主持人:既然它是机器人,它是不是能做一些人做不出来的表情呢?

    李成荣:没错,很多怪异的表情。

    李成荣:像刚才对眼这个表情,就是我们正常人做不出来的。

    主持人:这儿写着不好意思,我们看看不好意思是什么样。

    李成荣:不好意思。

    机器人:别这样看着我,怪不好意思的。

    李成荣:大吃一惊。

    机器人:怎么会这样呢?

    李成荣:得意洋洋。

    机器人:太棒了。

    主持人:它用五官的动作组合来表达什么情绪,是你们严格设定好的,就是眉毛要挑到什么位置,眼睛要睁到多大是吗?每一个程序都要设计好?

    李成荣:对。

    主持人:声音模仿是什么功能?

    李成荣:声音模仿就是由机器人模仿各种动物的声音。

    主持人:看看,这个现在能展示吗?

    李成荣:老虎怎么叫?学绵羊叫。

    主持人:像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机器人,它在整个机器人的研究发展当中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水平上呢?

    李成荣:机器人的表情分为两类,一类是完全仿真人的表情,一类是卡通型的表情,这是属于卡通型的表情,在卡通型表情,据我们了解,不仅仅是在国内,在国际上也还是没有见到。

    主持人:因为机器人这个领域我们太外行了,但是我们想象,它所谓的表情其实就是几个机器构件的活动组合起来就可以了,难在哪儿呢?

    李成荣:卡通表情的机器人,它的难点一个是本身的结构,在结构上首先要保证它的每一个表情的器官可以独立进行运动。第二个问题,就是它独立的运动是可控的,因为它的自由度比较多,所以它从控制上要达到某一个我们认为非常合理的表情,它还是需要很好的协调控制。

    主持人:如果协调不好,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李成荣:协调不好可能就四不像了,如果你让它做这个笑,可能笑得很不自然。

    主持人:我们看到是很简单的一个笑的样子,但对你们来讲,在程序设计上是要花很多的时间和工夫的。

    李成荣:对。

    主持人:在你们研究童童的过程中走过什么样的弯路吗?一直都很顺利吗?

    李成荣:也不是,头部表情应该是2005年初基本研究出来的,但当时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像眼球是可以上下左右自由旋转的,在旋转过程中,中间就出现可能眼珠掉下来的情况。经过进一步的研究,我们在2005年5月就突破这个难关,所以它真正是在2005年5月份成功地正式诞生了。

    主持人:再往下一步发展应该会是什么样呢?

    李成荣:下一步就是使它的表情控制更加精细,更加精细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它的表情更加让人看着舒服。

    主持人:控制人类表情的重要原因是心情决定的,或者说大脑受到外界的刺激,你会有不同的表情做出来,它的表情是谁来决定呢,是事先设计好的程序吗?

    李成荣:机器人的表情跟人的表情控制也是类似的,人的表情是由大脑控制的,实际上机器人里边有好几个处理器,相当于它有好几个大脑,在大脑的控制下,通过中枢神经就相当于是机器人的控制信号线,去控制它的各个器官的不同位置变化的组合,就出来了各种各样的表情。

    主持人:所以说机器人本身是没有情绪的,可是在这之前人们已经对机器人有像人一样的情感做了很多的设想了,我们通过一个短片来看一下。

    在斯皮尔伯格导演的这部电影《人工智能》里,戴维是一个机器人,为了安慰一个因孩子发生事故而遭到沉重打击的母亲,它来到孩子母亲莫尼卡的身边,在外形上戴维与普通的孩子几乎没有任何区别,按照输入的程序,他会笑、会跳、会闹、会搞各种恶作剧,但是由于毕竟是机器,他始终不能和莫尼卡有真正的母子情感交流。

    在专家的帮助下,类人机器人戴维被启动了情感程序,戴维最终从没有感情的机器人变成了一个具备“爱”的能力,并且终身都热爱母亲的人类的孩子。

    有没有感情是我们通常区别人和机器的界限,然而从许多类似的电影中,这个界限都被最终逾越,而真正在科学领域中,这个可能又是否会真的存在呢?

    主持人:我们刚刚看的这部电影应该说是一部科幻片,会不会有一天这已经不再是科学幻想,真的是现实了?还有多远离这一天?

    李成荣:机器人情感不仅仅是一个科学问题,同时它是一个社会伦理道德问题,这个都是需要人来控制的,必须人来控制。

    主持人:像童童是属于有表情的Z机器人,这个表情是属于智商范围还是情商范围?

    李成荣:实际上我们现在的表情应该是预先设置的,所以从本质来讲,还不是像人那样真正意义上的情商。

    主持人:从世界范围内来看,像童童这样的有表情的机器人多吗?

    李成荣:这也是世界范围内的一个研究的热点,研究的国家很多,比较有代表的就是日本、美国和韩国。

    主持人:现在从世界范围来看,研究机器人的重点主要都集中在哪些方面?

    李成荣:从技术的角度,主要就是在研究机器人的感知,包括还是听觉和视觉,只有机器人有了视觉,它才可以比较自由地行走,出去以后,它可以感知周围的环境。还有一个就是控制问题,得到感知信息以后,如何通过智能的方法,机器人可以去完成它应该完成的工作。另外,目前研究比较热的就是真正的仿人型双足行走的机器人,也是一个技术问题。从这个研究机器人的种类来讲,应该说范围非常广泛,从教育机器人到娱乐机器人,再到服务机器人,以及各种各样刚才提到的特种机器人,比如说防爆,在特殊环境下管道机器人,这些都是现在研究的热点。

    主持人:现在的人类能够研制出来的机器人和刚才我们电影里面看到的那种真的人工智能,有情商机器人,差距有多远?

    李成荣:这个差距还是很远的。

    主持人:如果是从时间上去说,能差多少年?

    李成荣:这个很难说。

    主持人:科学家没有过设想吗?

    李成荣:没有过设想,机器人的发展,智慧和情感这方面发展,像克隆一样,受到社会伦理道德方面的一些限制。

    从1960年世界上第一台机器人在美国问世以来,至今全世界已生产出大约一百万台机器人。

    从外形上看,早期大多数机器人并不像人,有的甚至没有一点人的模样,这一点曾经是很多机器人爱好者最感到失望的地方。正因为这样,1973年日本早稻田大学研制出世界上第一个人形机器人成为机器人制造历史上具有纪念碑意义的转折点。

    在此之后,日本在机器人研究制造领域继续处于领跑地位,他们在2000年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双足行走的机器人;在2003年他们更推出了类人美女机器人。除日本外,近年来,包括韩国、美国在内的世界多个国家的类人机器人研究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总体趋势是,从功能到外形,机器人正在越来越接近人类的理想。

    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机器人领域的研究起步稍晚,1985年中国的第一台机器人在沈阳诞生,主要从事焊接工作,当时香港报纸评价这个机器人的诞生与中国航天器的研制成功一样意义重大。

    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机器人研究出现了加速发展的势头,2000年11月29日,我国第一台仿人双足机器人“先行者”在长沙首次亮相;2005年中国的第一台有表情的人形机器人童童在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制成功;另外,刚刚从有关研究部门传来好消息说,就在最近我国第一台类人美女机器人也即将诞生了。

    主持人:类人的美女机器人是什么样的,皮肤、样子就像人一样是吗?

    李成荣:我们现在这个月将要推出的是第一代,身体的各个部位都是按照模特小姐做出来的,但是这一款第一代机器人在表情方面相对来讲还是比较简单点,第二代在今年下半年10月份左右推出来以后,重点是在行走,在表情方面,向韩国和日本这方面要靠拢。

    主持人:像人类一样的美女机器人,皮肤表面摸上去是柔软的,还是像童童这样的是硬的?

    李成荣:它跟童童不一样的,皮肤有比较好的触感,包括服装、发型都是可以替换的。

    主持人:到时候童童小朋友就可以有一个漂亮的女同伴了,是吧?

    李成荣:对,小妹妹。

    主持人:童童,你喜欢想要一个小妹妹吗?

    李成荣:我还小,爸爸不让我谈恋爱。

    主持人:谁说让你谈恋爱了。如果说仿人型机器人到现在也是三十多年的时间,在这三十多年里面,人类对于研究仿人型机器人的热情是一直持续不断,还是说中间也经历过起伏?

    李成荣:也是有一些起伏。

    主持人:什么样的起伏?

    李成荣:这个就是跟研究人员有关系,跟政府的支持也有关系,像我们国家,实际上也是在80年代就可以研究这个仿人型机器人,在1999年、2000年,第一款、第二款仿人型机器人就出来了,后来有两三年的停顿,这个问题在哪儿?两个原因,第一个,没有后续的经费支持;第二个,对仿人机器人有制约。到底仿人双足行走,整体成本还是很高,目前进口的像日本的八九百万,国产的也是在三四百万,像这样的机器人干什么,当然从学术研究上它是非常有意义的,但是如果没有真正的市场认可和支持,它的发展肯定会中间有一些曲折。

    主持人:近两年是一个什么样的趋势?

    李成荣:近两年,因为863计划在这方面,从2002年、2003年开始又有了新的支持,相比20世纪初,最近两年的发展要更快一些。

    主持人:体现在哪儿?

    李成荣:体现在现在像我们国家在863支持下,已经研究出双足行走机器人,这个双足行走机器人就比2000年当时研究出来的机器人,在行走速度和稳定性方面还是有了不少的提高,包括它的智能感知方面。

    主持人:通常我们说,机器人最大的用处是它能去从事人类所难以去从事的工作,机器人有表情,有什么意义呢?

    李成荣:只有机器人具有更多的人的特质,它和人的距离就拉近了,更加亲切了,它就可以去完成更多的工作。比如陪老年人聊天也好,或者将来家庭服务也好,有表情的机器人,服务会更好一些

    主持人:机器人其实在很多领域可以代替人工做,比方说家庭保姆,或者说是接待员,会不会真的抢了人类的饭碗?

    李成荣:问我还是问问它?

    主持人:它知道吗,它能回答这么复杂的问题吗?

    机器人:不会,我很乖的。

    主持人:孩子,这跟乖不乖没关系。

    机器人:我来为人民服务的,我做的是人类不方便做的事情。

    李成荣:这个问题我认为是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第一方面,机器人所要完成的是人们不愿意去做,或者人们不能去做的那些事情。比如说在危险的场合,像防爆、深水,甚至太空,以及比如高楼等等危险的作业情况下。还有就是重复单调枯燥的这种工作,由机器人可以代替人去做。机器人的出现本身代替了人的劳动,肯定会有一部分人要没有工作,但是从另外一方面来讲,机器人这个事业的发展,本身又会创造新的就业岗位。比如机器人的维护,机器人的生产,这是一个新的产业,这本身都需要很多工人,很多技术人员去研究、生产。

    主持人:我知道,跟童童我们之间对话,是事先我们设计好的。童童是要给它预计问话者会问哪些问题,输入进去,它才能够有反应,我们假设一下,如果我们把一本百科全书全部都输入到它的电脑里面去,它有没有可能不用限定问话者的范围就可以识别我跟它说什么呢?

    李成荣:不是这样的,资料库越大,它需要的智能应该是越强大,否则资料越多就没法处理,在这种情况下,这里边第一要有充分的资料库、数据库。第二,更关键的还是它这种智能化对这些资料的处理,以及处理之后它所应该做出的各种各样的行为和反应。

    主持人:尽管李教授非常坦诚地跟我们说,真正的人工智能型机器人距离现在还有很长的距离,距离多长时间,科学家都说不出来,但是人类已经开始担心,真正的人工机器人研制出来之后,是不是会反而挑战人类,我们来看一个短片。

    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在此前提下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所有命令,另外机器人可以在不得伤害人类的前提下保护自己,这是世界范围内设计者为机器人设定必须遵守的三大定律。

    但是在美国电影《我,机器人》里,这位名叫“森尼”的机器人由于某些特殊原因,已经具备了自由意志,他可以自由选择是否遵守约束机器人的三大定律。具备自由意志的森尼显然已经不受人类控制。

    另外一种机器人失去控制的情况在《终结者》这部电影里也得到了体现,施瓦辛格扮演的类人机器人T850,由于机器内部某些部件损坏导致程序出错,他几乎把自己奉命保护的主人当成了杀害的目标。

    当然,“森尼”与T850只是电影中虚拟的形象,但是在科技发展具备无限可能的前提下,机器人最终是否会不受人类控制、甚至对人类构成威胁这些问题确实是许多科技爱好者们非常感兴趣的内容。

    主持人:刚才咱们说到关于机器人在人类社会当中的伦理道德问题,虽然离真正人工智能化机器人还有很远的距离,现在研制机器人的科学家在不在考虑所谓的道德伦理问题?

    李成荣:也在考虑,实际上在很早以前在机器人开始研究的阶段,已经把这个问题提出来了,比较有名的就是机器人的三大定律,或者机器人的三原则。

    主持人:这三原则具体是什么?

    李成荣:打个比方,就相当于我们人,父母跟子女之间的关系,第一,就是孩子要听父母的话,第二,在听话的同时,他不能伤害别人,也不能自己被伤害,前提就是他还是要听父母的话,但是如果父母亲让他去偷、去抢、去打人,去伤害别人,这是不可以的,机器人也是这样。

    主持人:像童童你们对它有这方面的教育吗,它知道吗?

    李成荣:目前像童童,因为它的动作还相对比较少一点,主要是表情和人机对话问题,所以还没涉及到它要伤害别人,但是我们在设计的时候已经考虑了这方面的因素,比如说它打招呼什么,不能去碰到周围的人,如果有人,它会自己有一种感知。

    主持人:它可以感知得到。

    李成荣:对。

    主持人:如果我站它旁边,它的手就不会打到我是吗?

    李成荣:对,它碰到你的话,它就会自动地停下,放下。

    主持人:像这台机器人,它的造价有多少,价值是多少?

    李成荣:因为它是第一台,它本身的价值是很大的。但是从它的造价和市场的角度考虑,目前来讲,相对来说造价还是比较高的,大概在一个中等小轿车这样的水平。

    主持人:童童出生到现在已经一年的时间了,有没有什么样的企业或者什么样的机构表示说他们需要这样的机器人呢?

    李成荣:这还是比较多的,实际上我们现在也已经订购了很多台,童童就是第一台。童童也参加了很多重大的活动。

    主持人:有什么样的活动?

    李成荣:包括家居广场的促销活动,包括政府机构一些奠基仪式,一些庆典活动,还有婚庆典礼,让机器人出场。另外在前几天中国科技馆新馆奠基,也是在这个奠基仪式上,它也是作为特殊的嘉宾来出席的。

    主持人:我们现在看到的机器人研究成果,像童童是能做表情的,也看到的机器人可以行走,另外也看到机器人可以跟着光线转移它的头部,但是好像每种机器人的功能都是单一的,还没有看到把这些都组合在一起的各种功能都具备的机器人,为什么没有走到这一步呢?

    李成荣: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从研究的角度,不同的研究单位,不同的研究人员所研究的兴趣不同。另外也有很大方面是市场方面的因素,比如说全部整合起来以后做什么用,如果我只是让它完成一个运输货物的功能,把这个表情加上去以后,可能整体成本增加了,最后这个市场有可能是不能接受的。
发表于 2006-5-25 16:46: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李成荣:我还小,爸爸不让我谈恋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EVA研究站 ( 沪ICP备05021941号 )

GMT+8, 2024-6-2 09:1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