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A研究站——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556|回复: 1

[杂草]一个墓碑或是胡说八道(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6-11 10:38: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杂草:   一个墓碑或是胡说八道


<P><B>
<P></B>
<P><B>“青春、社会自觉和热血,是飘扬在所有时代的上空的共同主题”。</B><B>
<P></B>
<P><B>
<P></B>
<P><B>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到底该如何表达我的敬意呢?我只愿意把它和1871年巴黎的巷战相提并论。虽然在历史教材里早已经学过,但是直到四年前才在《挪威的森林》中真切的感受到。之后的几年里面耗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来关注这个,到头来却是……。这是一个蜕皮的过程,我不想让它就这么随意地被掩埋,所以在我的血液冷却之前、在我完蛋之前,给它立块墓碑,写一段墓志铭。日后也好有个凭吊的地方</B>。<B>
<P></B>
<P><B>
<P></B>
<P><B>第一部分:解读六十年代的几个关键词

</P></B>
<P>说到底,历史终归不过是漂浮在时间之上的碎片,所谓的解读其实也很难和误读划清界限。所以我谨慎一些,尽量多做引用,而且所有的抄录都注明了出处,这样既可以逃避责任,也可以方便各位更深入研究——因为我的偷懒,有很多精彩的段落都不在这里。

<B>【1</B><B>】</B>六八学运
在一定的意义上来说,60年代的学生大动乱,比当时看起来意义要更加的深远一些。像1848年横扫西欧的的革命浪潮一样,这种学生大动乱可能永远没有被人充分了解。他们超越了长期以来前辈的人不敢触犯的民族秩序和文化壁垒,海洋甚至铁幕都阻挡不住。当哥伦比亚大学发出爆炸性事件、而伯克力的大学处于沸腾中的时候,英国、意大利、德国、荷兰、瑞典、西班牙、比利时、日本、波兰、匈牙利、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的校园也火山似的爆发起来。(《光荣与梦想》-P1119)
在1968年(美国),从元月一日到6月15日,共发生221起大规模游行示威,遍及101所美国大学校园,参加学生近3.9万人。建筑物被炸毁,校长、院长受到粗暴对待,猥亵话被涂在墙上,或用以责骂警察,有时竟是幽静雅致的贵族化七姐妹女子学院里高尚家庭出身的有教养的女孩子干的。(《光荣与梦想》-P1156)
青年本身成了一个问题,而且还是一个主要问题。令人担忧的一个重大根源是那种新的政治战斗性。一个保守的教育工作者断言校园成了容纳“毛主义、拖洛茨基主义者、斯大林主义者、格瓦拉主义者、无政府主义者、乌托邦主义者和虚无主义者之间的松散联盟”的渊薮。(《光荣与梦想》-P1120)
亨特学院的校长说:“昨天的象牙之塔成了今天的散兵坑。” (《光荣与梦想》-P1122)
当时西方社会的主要问题是青年对现实不满、贫富差距、种族歧视、教育变质、越战等等。在之前马尔库赛出版了两本书《爱欲与文明》(1950)《单向度的人》(1960也译作《单面的人》)开始社会批判并促成了新左派的形成。(在美国)1962年新左派的代表“学民盟”通过了“休罗宣言”;1965年4月“学民盟”联合其他组织在华盛顿组织了25000人参加的反战进军;10月“学民盟”参加了“越南日委员会”组织的全国性反战示威;1966年12月“学民盟”通过反征兵协议;1967年春天黑人造反、反战运动、反正统运动数股力量合流,10月21日十万反战学生进军五角大楼,与军队发生搏斗,学生运动走向暴力斗争的道路。1968年从马丁·路德·金遇刺,以及随后发生的黑人造反中得出了以暴制暴结论的激进学生,开始学习城市游击战理论,并与黑豹党建立了联系。(《完美的人——切·格瓦拉传》-P 371~P 374)

<B>【2</B><B>】</B>五月风暴
五月风暴其实也是68学运的一部分,但是它时常被单独提起也是有原因的,不单单是因为它发生在浪漫之都并因此有了一个罗曼蒂克的名字。
1968年3月22日,法国南特莱学院的学生集会,抗议当局逮捕因反对越战而向美国企业扔炸弹的学生。他们的集会受到了素以激进为特点的巴黎大学左翼学生的支持,引发了一连串的学潮。由于无法平息学潮,巴黎大学校方请警察进校逮捕学生。学生与警察之间发生武装冲突,几千学生参加了搏斗,几百人受伤,600多人被捕。为此,大学教师全国联合会举行抗议罢工。随后冲突进一步升级。一些学生模仿当时的中国青年,身穿中国绿军装,头戴绿军帽,佩戴毛主席像章。法国报纸惊呼: “巴黎街头出现红卫兵!”。游行中学生们还第一次的喊出了“切!切!切!”(格瓦拉的昵称)。
萨特认为,这是一场没有政治革命的文化革命。它第一次以其对发达社会的否定去表达发达社会——反对异化和争取自由。
西德学者费切儿认为,“五月风暴”是在物质丰富的社会中,知识分子和学生站起来争取社会主义的运动。这说明,在终结资本主义的道路上,文化上的理由比单纯经济上的理由强烈得多。(以上三段《完美的人——切·格瓦拉传》-P 424~P 425)
“五月风暴”中法国学生将浪漫主义发展到了及至,他们将钢琴抬到街上弹奏,以此来对抗高压水枪。这个被后人评价为人类历史中仅有的两次以单纯的美来作为武器来对抗暴力的一次。另一次是在“布拉格之春”中当地MM以美腿挑逗苏联大兵,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有过描述。(说到这里我总是想起埃及艳后,我RPWT……)
虽然没有直接的联系,但是可以看到在这个时代中出现了很多法国哲学家的名字,似乎在“启蒙运动”之后世界哲学的中心又重新回到了法国。
学运的一个深远影响是,使得福柯注意到发生在“草根层的日常斗争”,以及落在以往政治分析之外的“权利微观机制”。他逐渐的意识到,权利事实上是比传统的宏观一元描述远为复杂的异质现象,它在社会机体的每一点上产生与运行。最终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权利分析方法。

<B>【3</B><B>】</B>曼森屠杀
1967年8月9日,好莱坞北面的一幢别墅里怀了孕女演员沙伦·塔特(莎伦·泰特)和她的四个朋友被残暴的杀死,尸体被肢解之后摆成荒诞不经的样子。那个PP女演员就是电影《钢琴师》的导演曼罗·波兰斯基的LP。(咳,我前段时间才看了这个电影的说……)四个月之后,查明凶手都是附近一个有邪教性质的嬉皮士群居村的人,他们的首领就是35岁的查尔斯·曼森。此人自称是耶稣转世,通过对披头士音乐的曲解预言将发生种族战争,黑人将打败白人统治世界。然而想象中的战争一直没有出现,曼森就决定自己制造谋杀案再嫁祸于黑人,争取暴动早日到来。
之后又出现了几起杀人的事件,美国民众开始对嬉皮士产生恐惧感,各大城市出现了反嬉皮士浪潮。很快嬉皮士运动就销声匿迹了。(《光荣与梦想》-1196       以及《21世纪环球报道》2002.7.8第28版)

<B>【4</B><B>】</B>伍德斯托克音乐节
1969年,40万美国青年微笑着聚集在纽约州哈德逊河畔的伍德斯托克小镇。除了微笑,他们还带去了鲜花,带去了摇滚乐,带去了避孕套,他们高喊着“要做爱不要作战”,把鲜花缀满头颈,彼此以“花童”相称,然后有礼貌的在音乐和泥泞中狂欢。在60年代的最后一年,60年代的精神燃烧出最旺盛的火焰,然后迅速熄灭。毫无疑问,这个音乐盛会对于中国独立音乐人来说几乎就是“天堂”的代名词、一个只能用顶礼膜拜来表达敬仰的事情。(  《经济观察报》2001.10.15   D13版   )
去年,崔建在云南搞了一个雪山音乐节,口号就是要做中国的伍德斯托克。不过结果是不怎么成功。

<B>【5</B><B>】</B>披头士
这个太醒目了本来是不用说的,但是下面这个很过瘾,大家也来看看。
披头士和F4本质上的区别实在太大。首先披头士是一个会演奏、会写歌的乐队,而F4是一支没有原创力的演唱组。另外,就算披头士穿上花衣服,他们依旧是雄性的,叛逆、性解放和政治依旧是其主题;F4则一派中性——这和他们的唱腔没关系,列农也会假声——他们整日念道着麦当劳式的爱情和体制内的享乐主义,一言一行都显得行气十足、套式明显,时而不得不着装出的叛逆也显得太乖,如谢霆锋的摇滚吉他独奏般可笑。从根本上讲:披头士是音乐的,F4是非音乐的。(《南方周末》2002.11.21  C18版)
除了音乐外,披头士也演过几部电影和一部动画片《黄色潜水艇》。在国内能应该能找到一些,我只看过一个电影,被翻译成《一夜狂欢》的。

<B>【6</B><B>】</B>左派音乐
左派立场一直是摇滚乐的基本立场之一,这个传统曾经产生了无数伟大的歌曲和歌手。不过与持有左派立场当只偶尔在自己的作品中体现出来的歌手和乐队不同,左派歌手和乐队几乎全部作品都充满社会意识,在其音乐中一贯表现出反体制、反资本主义、反强权的鲜明政治立场,抨击政府、反对战争、宣扬和平、同情底层人民是其作品的主要内容。左派音乐本身没有统一的音乐风格,其特点主要体现在歌词和态度上。左派歌手也可以称为政治歌手,左派音乐还可以称为政治摇滚、左派摇滚。
但真正使左派音乐出现的,却不是某种音乐形式,而是二战后的西方政治气候。在柏林墙建起来一瞬间,东西方有了一个可见的分界,从此世界陷入冷战之中,接下来的卖卡锡主义以及核威胁使得西方世界产生了强烈的精神危机,这种危机感不只出现在知识分子中,也几乎对所有的阶层产生了影响,左派音乐真是在这种的背景中产生的,从一开始,这种来自民间的音乐就打动了所有理想主义者的心灵。(国际先驱导报2003.04.18 第十五版)
鲍勃·迪伦的“一个人要走多少路,才会被称作男人?……炮弹要飞过多少次,他们才会忘记战争?”,在《阿甘正传》中也被翻唱过。
从八十年代开始西方世界开始陷入新的保守主义中,抗议歌手的歌声越来越曲高和寡,只有像U2的“血腥的星期天”这样的歌曲中,人们才能找到共鸣。2003年2月法国总统希拉克向U2主唱波诺颁发了“荣誉军团勋章”,同时他们两人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和平奖提名,不过后来都没得到。

<B>【7</B><B>】</B>垮掉的一代
“垮掉的一代”是战后美国的一个文学流派,虽然极盛时期是在五十年代,但是他的作用不可小视。“垮掉的一代”前接“迷茫的一代”(海明威和菲茨杰拉德都属此列),“迷茫的一代”时期不能忽略的是1929的经济危机。而正是“垮掉的一代”对新的危机的观察和挖掘,直接的蕴育了后面整个如火如荼的六十年代。
一般的将《麦田守望者》说成是“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作,但是一是它的时间上要早点,二是它也远不如后来的作家垮的那么利害。标志着“垮掉的一代”正式成形的是1955年在旧金山举行的诗歌朗诵会,会上金斯堡朗读了《嚎叫》,全诗表达了对军事化和商业化社会的不满。次年诗集出版,轰动全国。1957年凯鲁亚克的《在路上》出版,成为大批精神苦闷青年的“生活教科书”,直到之后的十几年中都是如此。“我还年轻,我渴望上路”成立青年的座右铭,这样的情景在《阿甘正传》就能看到。《在路上》的写作在1951年,实际上是只用了20天的时间在一卷打印纸上完成的。凯鲁亚克为了贯彻“自发式写作”,甚至在写作期间服用了致幻剂。


<B>【8</B><B>】</B>川端康成和三岛由纪夫
(在1972年)1968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日本的川端康成,效法三岛由纪夫自杀身亡。三岛由纪夫是他的年轻同行,为了抗议西方对日本的影响,按照古老的切腹仪式自杀,取出内脏,并由一位密友割下他的首级。(《光荣与梦想》-P1284)
这两个人对于熟悉村上的人来说应该不是陌生的,在林少华的序言中曾拿他们和村上对比过。联系前文,可以看到1982年的动画《MACROSS》的两个主题“文化侵略”和“以音乐结束战争”,不但有是有深刻的社会背景,而且在它诞生前就曾经真实的发生过。
以上是我最初的想法,之后我也查过,按照现在的说法:三岛由纪夫是个右翼军国主义疯子,在70年策划尊王军变,未遂后切腹;川端康成则死于煤气中毒,不过也确是自杀。可叹的是对于川端康成死因描述都被空灵化了,说是什么为了艺术献身云云。史实到底是怎么样子的,要是继续考证下去要费很大力气,我只好暂时放弃。威廉·曼彻斯特的说法也多少带有点美国中心的倾向。不过我在上面的结论还是基本上能够成立的……我以为。

<B>【9</B><B>】</B>《光荣与梦想――1932-1973美国文化》
这是一本书的名字,作者威廉·曼彻斯特,是个记者。书中对这个时期的美国各个方面包括:社会时尚、精神面貌、生活质量、音乐、美术、舞蹈、电影、时髦语言、服饰、玩具等等事无巨细的进行了详尽描述。
关于本书更多的可以看这里:http://www.cnnerv.com/bbs/viewthread.php?tid=9411
1978年和1986年我国曾两次印刷此书,至少在摇滚评论界和新闻业中产生了巨大影响。
他所描述的事件、人物、进程是这样栩栩如生,你会一边看一边感叹:“历史还可以这样写啊!”直到今天我还记得在书中生动的句子——当哈里·杜鲁门当选总统之后,“他三步两步冲上台阶,两只睾丸撞的丁当乱响”。这本书堪称新闻写作的上佳教科书。(青年参考 2004.02.25 C37版)

值得注意的是七十年代的威廉·曼彻斯特还是相当保守而且怀旧的,书中感叹美国不再拥有曾经的光荣与梦想了。比如在说道电影《毕业生》的时候,批评当时的年轻人不该笑着看这么严肃的电影。可是现在,就连我这个中国人看的时候都是笑翻了好几次的说……感叹世风变化之块呀~~当年人家美国的大学毕业生都那么嫩,看看现在自己周围的中学生有的都已经#¥%◎※,(屏蔽掉了^_^)


</P>
<P>
<P>






<P>(未完待续)
       </P>
<P>
<P>
       <B>
<P></B></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6-12 22:04:36编辑过]
发表于 2004-6-11 12:54:29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家可归还能写出这样的东东吗?好啊!徐徐很喜欢总结这样的 东西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EVA研究站 ( 沪ICP备05021941号 )

GMT+8, 2024-5-16 00:3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