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A研究站——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964|回复: 6

转贴,这个方面的强文。

[复制链接]
匿名  发表于 2002-11-24 10:04:35 |阅读模式
在龙骑士城堡见到有人对一篇垃圾歌功颂德……所以


本贴转载自小隐在线历史论坛
http://www.no1190.com/bbs/cgi-bin/topic.cgi?forum=21&topic=1056&show=25
作者cliffx

请不要再转载

------------------------------------
天使的履历书  

=天使的分级=

大约在公元500年前后(一说为四世纪二十年代),一位自称为Dionysius的中东学者对散布在圣经中的天使形象和描述进行了检索和研究,根据在文献中寻得的只言片语,综合330年的左右编写的《教会阶序论》加上他自己的一些个人判断,发表了《天上的阶序论》。这部论述制订了从天使到炽天使的天使三级九等即“Chori angeli”,也作“Celestial hierarchy”,也称为“九层合唱队”。由于在圣经新约的使徒言行录中出现过一名叫做Dionysius的希腊官员,因此早期基督教信徒都将这位中东学者的著作当成圣经中人物撰写的文献,将天使的三级九等奉为圣经的内容。所以他现在被称为伪Dionysius(Pseudo-Dionysius)。
天使三级九等的理论被早期的基督教徒所承认,教皇格里高利一世(6世纪)在《福音书注解》中写道:“那些将天使作为榜样的人,将接近神的领域。”这被称为“天使模仿论”,等于是教会对《天上的阶序论》的承认。但是由此产生的天使崇拜(Angeloatry)又被教会指认为“经过伪装的偶像崇拜”,害怕教徒由于沉迷于对形形色色天使的探寻而看轻对上帝的崇拜(其实是怕教会从此被轻视)。745年,教会进行了大规模的思想控制,规定教徒只得崇拜上帝,不得崇拜天使、只得将它们作为一种指引者。而大多数的经过具体描述的天使形象也只出现在圣经的外典和伪典中。然而,伪Dionysius的《天上的阶序论》在12至13世纪仍由托马斯•;亚格纳斯(号称“天使博士”)等斯科拉学派的神学者进一步完善。在16世纪之后,天使三级九等的理论逐渐被教会淡化,在1992年版的《天主教会教理问答》中,伪Dionysius的天使分级不被承认。

圣经旧约外典称为Apocripha,意思是“被隐藏之物”,具体表示这些文献由于和异教有关、应该被排除在圣经之外。基本都是从犹太教的圣经旧约中被基督教删除的内容。主要的旧约外典有:《第一马可拜书》、《第二马可拜书》、《第一以斯拉书》、《但以理书附录》、《图比特书》、《所罗门的知识》、《本司拉的知识》、《巴路克书》、《耶利米信件》、《马那结的祈祷》。

圣经旧约伪典则指不属于正典和外典的犹太教文献,主要有:《第三马可拜书》、《耶利米附录》、《预言者的生涯》、《亚利士达斯的信件》、《亚当与夏娃的生平》、《约瑟夫与亚谢拿》、《约比书》、《以赛亚殉教》、《十二族长遗训》、《亚伯拉罕遗训》、《约伯遗训》、《第四马可拜书》、《所罗门诗篇》、《西庇拉的嘱托》、《埃塞俄比亚语的以诺书》、《斯拉夫语的以诺书》、《第四以斯拉书》、《摩西遗训》、《叙利亚语和希腊语的巴路克书》。

圣经新约外典是指那些在选编新约时被遗漏的古代文献,也就是未被选入新约的圣经素材,原因也是含有异教成分。主要的新约外典有:《彼得福音》、《尼各第莫福音》、《托马斯福音》、《雅各福音》、《希伯来人福音》、《彼得行传》、《保罗行传》、《安德烈行传》、《托马斯行传》、《以赛亚升天》、《给牢底亚人的信件》、《彼得启示录》、《保罗启示录》、《所罗门颂歌》、《彼得宣教》。

圣经的外典和伪典内容生动,相对于正典强调布道和信仰的记述,外典和伪典的内容多以奇闻轶事为主,涉及到作者对天堂和地狱的想象和个人理解。伪Dionysius所制订的各级天使形象和故事,大多出自旧约伪典《以诺书》,它有埃塞俄比亚语和斯拉夫语两个版本,介绍了肉身升天的贤人以诺在天堂各境的见闻,描写了七重天、地狱、最后的审判、气象学、天文学、历法和种种预言(幻视),内容从亚当诞生一直到“救世主”来临。其中有相当多的天使故事和形象,被称为“天使的宝库”。相对于正典中少得可怜而且模模糊糊的天使形象,圣经外典和伪典是天使学重要的资料来源。(而中世纪恶魔学者研究的众多恶魔形象和故事也多出自外典和伪典,如《图比特书》中的Asmodeus和《尼各第莫福音》中的BaalZebub)  



上图为威尼斯圣马可大教堂镶嵌画中的炽天使,作于13世纪。

=炽天使(Seraphim)=

“它们向往着上帝的现实,永远不断地运动着,那光热……它们的任务是将‘下位的存在’燃烧沸腾,并将这‘下位的存在’变为和自己一样……这净化的力量和闪电、供奉的力量均等,那光辉的属性……决不会消失,要将一切黑暗的存在完全破坏。关于这种属性,它的名字‘炽天使’已经表达得相当清楚了。”

-伪Dionysius著《天上的阶序论》第7章1节关于炽天使的描述。

在伪Dionysius制订的天使级别中,第一级第一等为炽天使,也是级别最高的天使。炽天使的名称Seraphim(也作Seraphim)在希伯来文中的意思是“燃烧的、如同燃烧的”,是单词Saraph(蛇)的复数,Saraph在圣经旧约《民数记》第21章6节、《申命记》第8章15节、《以赛亚书》第14章29节和第30章6节出现过,在文中的意思都是毒蛇。
在旧约伪典《以诺书》中记载,上帝向以诺讲解创造第一级三等天使的过程:
“我从大石上引火,从火里创造出无形体的大军、星辰的大军-炽天使、智天使、座天使。它们从火中生出来。”

而在《埃塞俄比亚语的以诺书》中记载炽天使和智天使、座天使一样是时刻伺候在上帝宝座周围的灵(《第一以诺书》第61章10节、第71章7节)。在外典《摩西启示录》第5章37节中描述亚当死后,“六翼天使撒拉弗的其中之一”带领他前往阿龙河,在那里沐浴三次之后带到上帝面前,于是上帝从宝座上显现,将亚当提升到大天使米伽勒处,嘱咐将他领往天堂的第三天。

在圣经旧约《以赛亚书》第6章2~7节中,以色列人以赛亚被上帝呼召为先知,记载为以赛亚的幻视(圣经中所谓的异象和预言实际上都是指一种精神幻觉):
“乌西雅王逝世的那一年,我见到了主;他高高地坐在宝座上,他的长袍覆盖了整个宫殿。在他周围有天使撒拉弗侍立,每一个都有六个翅膀:两个遮脸,两个遮体,两个飞翔。它们彼此呼应说:
圣哉,圣哉,圣哉!
上主-万军的统帅!
他的荣耀充满全世界。
他们呼喊的声音震动了圣殿的地基;圣殿里充满着烟雾。
我说:‘我完了,我惨啦!因为我嘴里的每一句话都不洁净;我周围的人所讲的话也一样不洁净。况且,我还亲眼看见了君王-上主、万军的统帅!’
于是,有一个六翼天使向我飞来,拿着一把火钳,夹住祭坛上燃烧着的炭,他把那炭碰我的嘴唇,说:‘这块红炭碰了你的嘴唇,你的过犯都消除了;你的罪被赦免了。’”
以上的“撒拉弗”指炽天使。

中世纪的教会认为,炽天使由于完全理解了上帝的慈爱、而以这爱和理解欣喜地燃烧自己,炽天使没有固定的形体、面庞为红色、躯体是火焰、长有六只羽翼,其中两只覆盖脸、两只覆盖脚、另外两只用于飞翔,炽天使手持刻有歌词(Sanctus,希伯来文为Trisagion,内容为“圣哉!圣哉!圣哉!”)的火焰短剑(Flabellum,也作圣扇)或者旗帜,不休止地赞美上帝、在上帝的宝座周围飞翔。中世纪,弗兰德尔的神秘主义者扬•;;范•;;雷斯堡(1293~1381)宣称:
“炽天使(和智天使)不直接过问人间的种种不道德,只有在安息之中,在上帝的无尽的爱中,炽天使才与我们同在。”
德国魔法师、哲学家Agrippa将炽天使和喀巴拉的生命之树联系起来,认为它们掌管着第一天和数字1的天体(详见《魔法阵传说》一贴中“生命之树”项)。同时认为掌管这个天体的天使米达伦(Metatron)是炽天使的总指挥。
神秘主义者施奈德在1909年的《精神阶层》一书中认为,人类的语言无法表述“代表着至高精神活动的炽天使”,宣称炽天使从至高的三位一体的神那里接受指示并按照指示实施太阳系的进化。

实际上,炽天使的形象来自古代美索布达米亚多神教的偶像。犹太教在吸收了巴比伦人的创世神话(大神马都克杀死母亲提亚马特,用她的尸体创造天地的故事)的同时,也吸收了巴比伦的闪电神“Zu”-“暴风之鸟”、“翱翔天际的火蛇”的形象。在一神教的犹太教中,异教神当然被降为伺候上帝的灵(或者降为恶魔),“翱翔天际的火蛇”也从神位降至天使。和智天使(来自伽南人的神话)一样,炽天使的怪异造型也来自其本源的异教神,所以它的形象极少出现在犹太教和基督教文物上。题图是13世纪的炽天使镶嵌画、其形象和普通的天使基本相同。而在迪尔•;;哈拉夫地区(叙利亚北部)出土的一块九世纪的浮雕上,雕刻了一名直立的女性,其背上、肋旁、腿上各长有一对羽翼,手中握有蛇,具有美索布达米亚古代神像的特征。
而在丢勒的版画中,炽天使干脆被改为耶稣受难的十字架长出六只羽翼。  



上帝遣炽天使向圣弗朗西斯科赐圣痕,丢勒作。  



《簇拥着天堂之树的炽天使》,恩斯特·福克斯作(1960年)

=“炽天使”附录=

关于炽天使也有一些容易误解的描述,主要如下:

面孔的数量:看到过炽天使“拥有四张面孔”的叙述,显然是受了圣经新约中《启示录》第4章8节出现的长有四张面孔、六只羽翼和无数眼睛的四个“活物”(Tetramorfo)的影响,但它们并非炽天使,而是指四位福音史家(详见后述“智天使”项),它们也经常和智天使混淆(我在以前关于路西弗的帖子里也出现过误解)。没有文献记载炽天使拥有四张面孔,而炽天使也没有在圣经新约中出现过。
在佛罗伦萨的洗礼堂绘画中,炽天使的形象为六只翅膀环绕着一个面孔。

羽翼的数量:没有文献记载炽天使拥有十二只羽翼,圣经正典和外典、伪典中记述的“六翼天使”皆明确表述为“六个翅膀”。天使的羽翼数量和级别高低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如旧约伪典《以诺书》中记载以诺游历天堂之后被上帝赐升为三十六只羽翼的天使,即大天使Metatron(一说为三十六对羽翼,此外还受赐三十六万五千只眼睛)。

十二翼的天使:目前查到的有文献记载的十二翼天使有三位。犹太教中为Samael(希伯来文的意思是“毒之王”),Samael在三世纪成书的伪典《巴路克的希腊启示录》中以作为撒旦之一(撒旦此时为神的敌人的通称)用葡萄诱惑了亚当和夏娃。
而一世纪成书的圣经外典《亚伯拉罕启示录》中记载堕落天使Azael(希伯来文的意思是“背叛神的人”,它实际上也是被降格的异教神),他有7个蛇头、14张脸和12只羽翼(一说为14只)。Azael是上帝派往人间监视人类的200名天使“Grigori”的总指挥,《以诺书》中记载这些天使因为色欲而全部背叛上帝,它们将上帝隐秘的知识传授给人类并和人类女子结婚,生下高达3000尺的巨人,吃尽了世上的一切,上帝于是降下洪水。
(以上两个堕落天使将在以后介绍)
在圣经伪典《斯拉夫语的以诺书》中记载了十二翼天使Chalkydri,它居住在第四天(Machonom),伴随着太阳的升起而歌唱。Chalkydri是介于炽天使和智天使之间的天使。

炽天使的总指挥和名字:有文献可查的炽天使总指挥为米达伦(Metatron),也有神学者认为是加百列或卡迈尔(Kemuel),它们在伪Dionysius为天使分级之前位居天使高位(前二名为分类前的大天使,和三级九等中的大天使并不相同,卡迈尔为破坏天使),但自身都不是炽天使。
目前在文献中可查的炽天使为Seraphiel,希伯来文的意思是“神之火”,在犹太人的传统中记载可以在火灾的时候祈求这位天使的出现,它居住在第五天(Mathey)。在十七世纪初的魔法书《魔法大全》(Heptameron)中宣称这名天使可以在星期二面对北方通过祈祷和咒语召唤出来。
在《以诺书》中还记载天堂的第四天居住着牵引月之车的“六翼天使”,它和负责太阳运转的“十二翼天使”(Chalkydri)一起工作,但是名字尚未查到。  



14世纪的一幅镶嵌画,表现了亚当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园。左边绘制了守卫伊甸园大门的智天使,上帝的火焰剑被画在它手中(圣经记载智天使并未持剑)。关于多出一对羽翼的问题请见正文。


=智天使(Kerubim)=

“我们向在这神秘中通过基路伯显现的、永远活着的三位一体的那一位,致以三次神圣的讚歌。于是,与世间一切烦恼隔绝的、高高居于天使大军之上的、不可见的君王、万物的君王接受了(赞美)。”

-库留索斯特莫斯著《神之圣典、基路伯讚歌》(四世纪)

“智天使(基路伯)的名字来自它们从上帝那里得到的知识和形象,它们接受最高的启示,将上帝的美表现为可见的事实。它们被造,它们满载上帝的恩宠,它们是第二的阶层,满载上帝赐予的知识。”

-伪Dionysius著《天上的阶序论》第7章1节关于智天使的描述。

智天使是非常少见的在圣经正典中频繁登场的、经过具体描绘的天使,也是天使学中争议与误解、混淆最多的天使。

智天使的由来和记述:智天使在伪Dionysius的天上阶序论中位居上级天使第二等。智天使(Kerubim)的名称是希伯来文单词Kerub(意思是“知识”或“仲裁者”)的复数,语源来自Karibu-“祈祷”。而“Kerubim”也作Cherubini、Krrubiyyu,在圣经中通译为“基路伯”。圣经旧约中对基路伯的注解是“以色列人想象中一种长翅膀的生物”。而实际上基路伯是伽南人(耶路撒冷的原住民)的神话中,守护伊甸园的恐怖生物。而犹太人想象中的基路伯形象来自古代亚述和巴比伦神殿、宅第门口用作护卫用途的一种神像,通常为狮身人面或鹰面、长有翅膀,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格里芬”或“鹰狮”(狮鹫),这种神像在美索布达米亚的文明遗址中很常见。犹太教吸收了它的形象之后,将其作为守护伊甸园的门人。伪Dionysius将智天使称为天使的九层合唱队中的第2级别,也是恒星界的守门人,是上帝丰富知识的持有者和显示者。
中世纪的犹太神秘主义(喀巴拉)将智天使称作“智慧之光”、“火的战车”和“云之钟”,是连接炽天使和座天使的阶层,负责护送上帝的宝座。而由于圣经中提到的“上帝的荣耀停在基路伯上面”,因此喀巴拉也将智天使看作上帝的另一面-女神Shakti,也称为“向预言者开示之光”。教皇格里高利一世在6世纪的《福音书注解》第34章11节中提出:
“那些拥有超越常人的慈悲之心的人,就是智天使。”

中世纪的德国魔法师Agrippa将炽天使和喀巴拉的生命之树联系起来,认为它们掌管数字2的天体(知惠)和黄道带。
而在喀巴拉教义中,智天使被称为Hayyoth(也作Chayyoth),希伯来文的意思是“生物”、“活物”,所以经常和圣经新约里的“活物”(Tetramorfo)混淆。

智天使的总指挥:喀巴拉认为智天使和座天使的总指挥是座天使Opahniel,它长有200只羽翼,详见后述“座天使”项。

有文献可查的智天使不多,除了看守伊甸园的一名和运送上帝宝座的四名(共五名)之外,还有以下二名:

智天使Haziel:Haziel的名字在希伯来文中意思是“神的形象”(神给予的异象),是喀巴拉教义中七十二天使之一,据说在召唤时祈求上帝的慈悲或者祈求得到权力者的认同,就可以召唤出这名智天使。它也称为Caziel。

智天使Hariel:这名天使也是喀巴拉七十二天使之一,是支配家畜的天使,并且保护信徒不受不敬上帝者的侵害,为召唤者提供科学和艺术的知识。据说当信徒面对不敬上帝者时,要念颂上帝神秘的文字、吟唱诗篇,祈求Hariel的保护,这种祈祷最好在四点四十分至五点之间进行。Hariel的别名是“第七智天使”,它也支配天王星和水星。

智天使的形象:《圣经》旧约·创世记第3章24节中,记述上帝将亚当逐出伊甸园之后派遣智天使守住伊甸园东门:
“主上帝赶走那人以后,在伊甸园东边安排了基路伯,又安置了发出火焰、四面转动的剑,为要防止人接近那棵生命树。”(这里的火焰剑可能指上帝的闪电)

在《出埃及记》中,智天使的形象被镌刻在约柜和圣幕上,脸对着脸,这时候它被描写为单张脸的人面狮身有翼生物,形象还没有脱离格里芬的基本特征。
《圣经》旧约·出埃及记第25章17节,上帝指示摩西有关制造约柜的要点:
“要用纯金造一个柜盖,长一百一十公分,宽六十六公分。又用金子鎚出两个基路伯,盖的两端各有一个,跟盖连在一起,合成一整块。两个基路伯面对着面,张开翅膀,覆盖着柜盖。”

出埃及记第26章31节有关上帝的圣幕的规定:
“要用麻纱和蓝色、紫色、深红色的毛线织成一幅帐幔,上面绣着基路伯图案。”

而到了《圣经》旧约·撒母尔记下第22章11节,大卫向上帝诵唱的歌中出现了“他(上帝)骑着基路伯飞行”,是智天使第一次作为运送上帝宝座的职务的出现。
《圣经》旧约·以西结书记述犹太人以西结在巴比伦之囚期间受上帝呼召为先知的故事。智天使(基路伯)在以西结书中以大量的篇幅在以西结看到的异象(幻觉)中出场,负责运送和护卫上帝的宝座,这次幻觉发生在公元前580年左右。见《以西结书》第一章3节开始到25节:
“我-布西的儿子,祭司以西结-在巴比伦的迦巴鲁河边听见上主向我说话,并且感到他的能力充满我。
我观望,看见暴风从北方颳来;有闪电从一堆云层里闪出,云层四周非常光亮,好像闪电的铜一般。我看见暴风中央有四个活物:他们的形状像人,但是各有四张脸,四只翅膀。他们的腿笔直,脚蹄像牛蹄,都像擦亮了的铜发光。除了各有四张脸,四只翅膀,他们还各有四只人的手,每只翅膀下面一只手。各活物都向外伸出一对翅膀,彼此连接,成四方形,移动的时候一起移动,不必转身。
四个活物各有四张脸:前面的像人,右边的像狮,左边的像牛,后面的像鹰。他们各有一对翅膀向上展开,跟邻近的翅膀连接,又有另一对翅膀遮盖自己的身体。各活物的脸向着四方,所以能随意一起移动,不必转身。
在四个活物中间有东西像燃烧着的火炭,像火炬不断地移动;火炬冒出火焰,发出闪光。活物前后飞奔,像闪电一般快。
我正在观察四活物的时候,看见各活物的边上(注:‘边上’是根据古本希腊文七十二士旧约译本,希伯来文记述为‘脸前’)都有一个轮子触地。四个轮子的形状都相同,都像宝石闪闪发光。每一个轮子边上另有一个轮子,彼此直角相切;这样,四个轮子能够向任何方向移动,不必转身。整个轮圈上有许许多多眼睛。四个活物移动,四个轮子随着移动;活物离开地面,轮子随着离开地面。活物要到哪里,轮子就往那里,因为活物控制着轮子。因此,每当活物移动,停止,或离开地面,轮子就跟着移动,停止,或离开地面。
四个活物头上有东西像是用耀眼的水晶做的圆顶。在圆顶下面站着这四个活物;他们各伸出一对翅膀,跟邻近的翅膀连接,又有另一对翅膀遮盖自己的身体。我听见他们飞翔时翅膀所发出的声音;那声音好像大海在澎湃,也像大军在呐喊,又像全能上帝的声音。他们停止飞翔就把翅膀摺起来,但是仍然有响声从他们头上的圆顶传来。”



这副画作表现了以西结在迦巴鲁河边看到的异象,智天使护送着上帝的宝座梅卡瓦。

《以西结书》第三章,上帝向以西结传话之后,有这样的描述,从12节到13节:
“接着,上帝的灵把我举起来,我就听见在我背后有隆隆的声音说:‘要颂讚天上上主的荣耀!’我又听见那四个活物在空中飞翔、翅膀相碰的声音,也听见轮子转动、像地震发出的巨响。”

接下来,《以西结书》第九章记述耶路撒冷受惩罚,自第3节开始:
“以色列上帝的荣耀离开基路伯,移到圣殿的进口处;这荣耀本来停在基路伯上面。”

《以西结书》第十章,当“那穿麻纱衣裳的”奉上帝之令,杀光了在耶稣撒冷崇拜偶像、行恶事的以色列人和犹大人,回来向上帝报告。之后整个第十章仍用以西结的口吻来描述,从1节开始直到这一章结束的22节:
“我抬头看基路伯头上的圆顶,上面有一座好像是用蓝宝石造的宝座。上帝对那穿麻纱衣裳的说:‘你进去,从基路伯下面的轮子当中用手捧出燃烧着的炭,然后把炭撒在全城。’
我看见他进去。他进去的时候,基路伯站在圣殿的南面;有云彩充满内院。上主的荣耀离开基路伯,停在圣殿门口;接着有云彩充满圣殿。上主的荣耀发出的光辉照耀着整个院子。基路伯的翅膀所发出的声音在外院都可以听到;那声音正像全能上帝说话的声音。
上主命令那穿麻纱衣裳的到基路伯下面的轮子当中去拿火炭;他就进去,站在其中的一个轮子旁边。其中的一个基路伯伸手到他们中间的火堆中,拿些火炭放在那穿麻纱衣裳的人手上。他拿了火炭就走了。
我看见那些基路伯的翅膀下面各有一只手,好像人的手。我又看见四个形状相同的轮子,每一个基路伯的旁边都有一个。轮子像宝石一样闪耀发光;每一个轮子边上另有一个轮子,彼此直角相切。基路伯移动的时候,能够向任何方向移动,不必转身;他们不必转身,整个就能够随意移动。他们的身体、背部、手、翅膀,和轮子都有眼睛。这些轮子跟我在第一个异象中所看到的轮子一样。
每一个基路伯都有四张脸:第一张象牛的脸,第二张象人的脸,第三张象狮的脸,第四张象鹰的脸。(他们就是我在迦巴鲁河边所看见的活物。)基路伯一起飞翔或移动,轮子也都随着他们。他们展开翅膀飞翔,轮子照样随着他们。他们停下来,轮子也停下来。他们飞翔,轮子随着他们,因为基路伯控制着轮子。
后来,上主的荣耀离开圣殿的进口处,移到基路伯上面。我正在看的时候,他们展开了翅膀,飞离地面;轮子都随着他们,他们停在圣殿的东门,上主的荣耀在他们上面。我认出他们是我在迦巴鲁河边所看见、在以色列上帝下面的活物。
每一个基路伯有四张脸,四只翅膀;翅膀下面各有一只人的手。他们的脸跟我在迦巴鲁河边所看见的脸一模一样。每一个基路伯都是向前直行的。”

圣经中这些大段的描写确定了智天使的基本形象:长有四张面孔,前面的像人,右边的像狮,左边的像雄牛,后面的像鹰。长有四只羽翼,在运送上帝的宝座飞行时,各有一对羽翼向上展开,跟邻近的智天使的羽翼连接,又有另一对羽翼遮盖自己的身体;在地面停留时,一对羽翼向上、一对羽翼向下;它们的每只羽翼下面有一只手,而脚像牛蹄,都像擦亮了的铜一样发光。智天使的全身和羽翼都长有眼睛。但是在许多基督教文物中,智天使却被描画为拥有六只羽翼(题图和下图),并且伴有轮子(下图),这主要是和圣经新约“启示录”中的“活物”以及座天使产生混淆的缘故。  



1080年的绘画《最后的审判》局部,侍立在耶稣基督身旁的智天使之一,形象和上帝宝座边的四个活物产生了混淆,因此多画出一对羽翼。它的羽翼上长满眼睛,旁边的轮子代表座天使(详见后述)。  



15世纪的画作《耶稣基督和活物》,绘制了侍侯在耶稣旁的四个活物。宝座上方的七支火把代表上帝的七个灵。

=智天使与“四活物”的区别=

在《圣经》新约•;启示录中,约翰得到的异象(也就是他的幻觉)中出现了四个活物,见启示录第4章6节,约翰看到上帝的宝座和上帝的七个灵之后:
“宝座的四边有四个活物,前后都长满了眼睛。第一个活物象狮子;第二个象小牛;第三个有一副人的面孔;第四个象飞鹰。那四个活物,每一个都有六只翅膀,里面外面都长满了眼睛。他们日夜不停地唱着:
圣哉!圣哉!圣哉!
主-全能的上帝,
昔在,今在,将来永在!”

那么这些活物是否就是智天使呢?圣经正典和伪典中的记述都证明它们并非指智天使,而是指四大天使或四位福音书作者。在圣经伪典《希伯来的以诺书》中,记载那个象人的代表米伽勒、象牛的代表迦百列、象狮子的代表乌里埃尔、象飞鹰的代表拉斐尔。而基督教会宣布这四个活物是四位福音书作者的象征,人代表马太、雄牛代表路加、狮子代表马可、飞鹰代表约翰。
由于活物(Tetramorfo)一词在希腊语中的意思是“四边形”,和智天使运载上帝宝座的羽翼阵型一致,而四种活物的脸孔、浑身上下的眼睛也和智天使的许多描述重复,而智天使在喀巴拉中的称谓Hayyoth是希伯来文的“活物”,以至于四活物(Tetramorfo)和智天使经常混淆。上帖中两幅智天使的画作都绘有六只羽翼,原因应该就在于此。  



德国艺术家丢勒(Albrecht Duerer,1471~1528)绘制的17幅木版画《最后的审判》之一,表现了“启示录”第4章9节的情景,四个活物伺候在上帝的宝座周围:
“四个活物唱着荣耀、尊贵、感谢的歌,献给坐在宝座上、永远活着的那一位。这时候,二十四个长老俯伏敬拜坐在宝座上、永远活着的那一位。”



前帖图片的四活物局部放大,宝座上方的七支火把和羔羊的七个角都代表上帝的七个灵。  



丢勒绘制的版画《最后的审判》之一,表现了“启示录”第7章9节的情景“来自各地的群众”,羔羊周围是四活物:
“后来,我(约翰)一看,看见一大群人,数目难以计算。他们是从各国家、各部落、各民族、各语言来的,都站在宝座和羔羊面前,穿着白袍,手上拿着棕树枝。他们高声呼喊:‘救恩是从坐在宝座上、我们的上帝和羔羊来的!’所有的天使都站在宝座、长老和四活物的周围。”



帕特瓦市博物馆保存的一幅座天使画像,夸利恩特作(1354年)


=座天使(Tronoi)=

“在我的灵魂里,有两个迥异的喜悦。
一个来自上帝,一个来自天使,它们完全不同。
……我向我正仰视的那一位求问它的尊名,‘吾等乃座天使’-那一位如此回答。
它们的数量无比庞大、它们的光辉无比耀眼。如果没有数字和尺度,我相信我面前这些至高的存在就是无数。”

-安杰拉·戴·弗利戎著《幻视之书》节选(14世纪)

座天使在伪Dionysius的《天上的阶序论》中被列为上级天使第三等。其名称“Tronoi”在希腊语中的意思是“宝座”,证明它们的居所超越一切地上的场所而存在。伪Dionysius在《天上的阶序论》第7章1节中描述座天使“毫无感情地从至高者(上帝)那里接受了神圣之光(上帝之光),将上帝存于自己的体内,在遇到虔诚的信仰之时便会自动向信者开示。”教皇格里高利一世在《福音书注解》第34章11节中宣称:
“那些在沉思中瞑想上帝的人、那些准备接受上帝对人类制裁之宝座的人,就能接近座天使的领域。”

喀巴拉将座天使称为Erelim(或Arelim),希伯来文的意思是“勇敢的”。在《圣经》旧约·以赛亚书第33章7节记述道:
“勇士求援;寻求和平的使节发出悲痛的呼声。”

这里的“和平的使节”被圣西罗尼姆斯认为是上帝派遣保护耶路撒冷圣殿的座天使,因为以色列的王已经面临渎神的边缘,因此天使们在哭泣。根据犹太人的民间传说,上帝从白色的火中创造了座天使,它们居住在七重天中的第三天(Shehaqim),数量一共有7万名。座天使也会显现在草木、谷物和果实上。
中世纪的德国魔法师Agrippa将座天使和喀巴拉的生命之树联系起来,认为它们掌管数字3的天体(理解)和土星界。

而座天使在犹太教中的名称是“Ophanim”,希伯来文的意思是“车轮”或“多目的被造物”(也作“Galgalim”-“眼睛”)。也就是前面“智天使”的描述和绘画中那些跟随智天使的“彼此直角相切”的、“整个轮圈上有许许多多眼睛”的车轮。相对于护卫上帝的智天使,担任轮子的座天使更直接地负责上帝的战车-“梅卡瓦”的运作,因此也经常以车轮的外形和智天使绘制在一起(如“智天使”项第二幅画)。曾出现在圣经伪典《埃塞俄比亚语的以诺书》和《以诺的神秘之书》中,和炽天使、智天使一起护卫上帝荣耀的宝座。
但是“Ophanim”这个称呼在喀巴拉教义中却和基督教的座天使有着很大的区别,而在《光辉之书》(佐哈尔)中记载座天使的地位甚至高于炽天使,因此Agrippa在著作中将喀巴拉的座天使(Ophanim)和基督教的座天使(Tronoi)区别开来,认为喀巴拉的座天使相当于基督教的智天使,这个概念相当容易混淆。
座天使在中世纪通常被绘制为手捧天体和植物的人像,例如题图为1354年绘制的座天使,围坐在彩虹的同心圆(脚下)旁,手中持有天体和百合枝,10名座天使和10个天体代表生命之树的完整体系。而在佛罗伦萨的洗礼堂绘画中,座天使手里的植物是蓝色的曼荼罗。

奥地利哲学家鲁道夫·施坦因纳(Rudlof Steiner)在他自己的人智学理论中创设了另一套九级天使理论(详见后述)。他宣称座天使是“意志的精灵”,认为上帝将自己至高的、不可见的、人类无法理解的伟大思考下达给炽天使,炽天使转交给智天使,由智天使用自己的思考能力将“至高思考”具象化,然后智天使将具象化的“至高思考”转交给座天使,由座天使将其现实化(通过意志呈现给虔诚的信徒)。

座天使的两位总指挥:基督教中座天使和智天使的总指挥是来自喀巴拉教义的座天使Opahniel,它也被称为Orphaniel、Ofan、Ofniel或Ophan。圣经伪典《希伯来文的以诺书》中记载Opahniel也是喀巴拉座天使(Ophanim)的总指挥,长有16张面孔、200只羽翼和8466只眼睛。在十七世纪初的魔法书《魔法大全》(Heptameron)中宣称这名天使可以在星期一通过祈祷和咒语召唤出来-因为在更早的犹太拉比传说中,Opahniel统管月界。
而在喀巴拉看来,相当于基督教座天使长的犹太教天使为Zaphkiel,希伯来文的意思是“神的知性”,也被称为Zaphchial或Zaphiel。

上帝的战车-梅卡瓦:“梅卡瓦”(Merkabah)在希伯来文中的意思是“战车”,即以西结和以诺曾经看到过的“异象”中由智天使护送的战车,战车承举着上帝的宝座,轮子就是座天使。“梅卡瓦的幻想”是喀巴拉教义中一种重要的瞑想法,只由喀巴拉讲师向弟子口授,咒语等一切秘要都不向教外人士泄漏。这种瞑想法要求信徒绝食数日,然后将头部低垂在两膝之间,反复吟唱咒语,在脑中集中精力想象“梅卡瓦”的形象。喀巴拉信徒宣称如果瞑想和咒语奏效,那么瞑想者就能够进入“梅卡瓦”,在天使的保护下游历七重天,而且为了防止堕天使的诱惑和回答各天界守护天使的提问,信徒在进行这种法术之前要向喀巴拉讲师求教对应的方法并且携带护符。
虽然具体的咒语内容并不清楚,但从这种法术的姿势来看,很有可能是因为脑部充血而产生的黑视现象引起的幻觉。  



《以西结书》中描述的“梅卡瓦”-运送上帝宝座的战车


------------------------------------
匿名  发表于 2002-11-24 10:07:10

魔法阵传说

转自小隐在线历史论坛,原作者cliffx      
请勿再转




魔法阵传说                 
  

谈到“恶魔”,大家会想到些什么呢?是聊斋志异里身披画皮的妖艳女鬼、还是北欧神话中吞食天地的巨狼?是羊头人身、头挂五芒星形的Baphomet、还是骑乘扫把穿行于夜半浮云的丑陋女巫?是在月圆之夜袭击旅客的多毛狼人、还是在教堂尖顶展开蝙蝠双翼的吸血伯爵……
恶魔(devil)一词的来源,和“神”(divinity)一次属于同一语根,起源于印欧语的divi(女神)或deva(神);在波斯语中这一语根为daeva;在古代英语中,为divell;而在古代罗马,则是“众神”(divus)之意。也就是说,在古代的传说和传奇中,神和恶魔常被混为一谈。而“神圣的”(divine)和“恶魔般的”(devilish)两个单词在希伯来文中被诠释为“有益”和“有害”,对于人类来说,恶魔是迷信的产物,也是不存在的,但是“恶魔般的”亦及“有害的”东西却会因人自身的恶意而困扰着人们,“恶魔”只不过是迷信的人们捏造出来替自己的邪念与恶行承担罪责的替罪羔羊罢了。
但这都不是本帖所要讨论的内容,从笔者个人的观点来看,恶魔传说只不过是民俗学的一部分,通过查证这些描述恶魔的文献的来龙去脉,我们可以找到各地区、各民族传说中惊人的联系、重复与相似;同时,各种传说中恶魔们的身份演变,有时亦代表了一种文化对其他文化的包容、侵略和占有,例如,巴比伦的丰饶女神伊修塔尔(Ishtar)在中世纪的魔法书中被术士们描绘成堕落天使阿斯塔罗德、而在圣经中更被定为“巴比伦的大淫妇”。但同时,巴比伦人赞美伊修塔尔的赞美辞被圣经旧约的作者们挪用,成为了赞美上帝的话语!而印度教信奉的“黑色母亲”Kali Ma,既是诞生世间万物的太母创造神,又是在终结之日要吞食自己所有子孙的恐怖恶魔;《罗摩耶拿》中的罗刹魔王Ravana,经过苦行终于得到了“神鬼不侵”的肉体,却没想到自己会死在人类的手上……种种趣闻不胜枚举,却也在不经意之间揭露出宗教狂的无耻与欺骗性。中世纪盛行一时的恶魔学也留下了不少相关文献,其中的内容当然都是荒诞不经的,但是其中一些故事和恶魔的描述也来自被基督教所妖魔化的古代异教诸神,同时也是研究中世纪炼金术和神秘主义文化的有效参照。
本帖主要介绍各国民间传说中著名的恶魔事典和习俗,不分先后次序、出典时间、国家地区,其间也会穿插一些对专有名词的解说(而那些被称为圣洁化身的“天使”和“善神”,会另开一帖探讨)。欢迎朋友们一起就这个话题进行讨论,但是希望只在历史文化传承和民俗学的范围内进行探讨,笔者无意也不会将话题引入任何有关宗教信仰的范围,希望诸位理解。同时不欢迎任何形式的灌水。  


=魔法书与恶魔学=

魔法书(Grimoire)是中世纪术士杜撰的有关“魔法”与“魔术”的书籍,其中搀杂着很多迷信的成分,但是也记述了在当时被教会禁止或妖魔化的古代传说的一些故事。魔法书不仅仅是恶魔名单的简单排列,也记载了许多所谓的“召唤术”-即通过一些仪式召唤恶魔、天使或者精灵为自己服务,这种迷信的体系在15世纪末到18世纪被完善,但可以确定的是它的起源要早上许多。比较著名的魔法书主要有:

《所罗门的钥匙》(The Key of Solomon)
在犹太人的传说中,以色列国王所罗门由于得到了天使书写的《罗洁爱尔之书》,获得了自由召唤和操纵恶魔精灵的能力。这本书记载了召唤的规则和咒语,但是这本书实际上是中世纪的术士们所撰写,和所罗门王毫无关系;并且书中记载的魔法鼓励杀生祭祀,属于所谓的“黑魔法”。据称现在保存最古老的该书为十四世纪的手誊本。不过,就连恶魔学家也嘲笑该书是胡言乱语的集大成之作。

《所罗门的小钥匙》(Lemegeton)
一本重要的恶魔学文献,最早出现在17世纪初。该书的史料性比较强,分为四部。其中第一部记载了所罗门王有关召唤地狱72大恶魔的方法,而这本书实际上也是术士和恶魔学家的作品,和所罗门毫无关系,其中大部分的恶魔形象和典故抄袭自圣经的一部伪典《伪以诺克书》。但是书中有关恶魔的记述可以引申到被教会禁止的一些古代传说和非基督教神话的典故,还记载了一些关于医学和矿产方面的知识。而第二部则记载召唤四方怪兽的方法;第三部记载星象学和黄道十二宫的天使传说;第四部记载召唤天使和呼唤蜡像的咒语。
目前认为该书也只有第一部是中世纪写成,后三部应该并非原本。

《罗洁爱尔之书》(The Book of Raziel)
这本书的名字源自圣经外典《以诺克书》中记载的《Sefer Raziel》一书,传说为七大天使之一罗洁爱尔(Raziel)撰写,记载了宇宙一千五百种知识,《以诺克书》宣称罗洁爱尔由于同情即将被逐出伊甸园的亚当,将书赠送给他,后来书被嫉妒的天使夺去并扔进海里,最后上帝派遣暴力天使拉哈夫(Rahab)把书取回;故事后来又讲道这本书被赠给贤者以诺克,后来送给了诺亚-他根据书中的知识建造了方舟,最后这本书被所罗门王得到,之后的下落不明。从诺亚那一段技术来看,这书要是存在,说不定是机械工程学的入门手册呢(笑)。
而魔法书《罗洁爱尔之书》和上面说的这本并无关系,只是术士们借来的一个名目。这本魔法书记述了天使、怪物和行星运行的一些描述,还有召唤术,历史文献价值较低。它也被称为《象征之书》或《亚当书》。

《Arbatel》
目前可称为内容最为完备的魔法书,被恶魔学者维特(Waite,1876~1942,负有盛名的恶魔学研究家)盛赞为“恶魔领域的超值论文”。它记载了有关奥林匹亚众神的传说、咒语和符号、纹章学知识,也包括天使、恶魔传说和作者杜撰的鬼神分类学以及魔术、神秘学。
但是这本书的现存本并不完整,原本各部分散布在世界的八个地方。

《大魔法书》(Grand Grimoire)
也是一本著名的魔法书,主要记载天使的传说和召唤天使的内容,也记载有恶魔召唤的内容。

《魔法大全》(Heptameron)
十七世纪初叶印刷的传统魔法书,主要记载了一些“天使外表的恐怖恶魔”的传说和召唤术。

=《地狱辞典》=
1818年,法国记者西蒙·科兰以科兰·戴·布兰西的笔名撰写的这本书籍在很大程度上勾起了当时人们对恶魔迷信的兴趣。科兰(1794~1881)并非恶魔学家,在该领域并无很深的造诣,但其人相当博学并且受到中世纪恶魔学家约翰·威尔(Johann Weyer,1515~1588)的影响,所以也不能说他完全是个门外汉。科兰以半吊子的知识所书写的《地狱辞典》继承了威尔的理论,为地狱描述出和人间相似的行政结构,恶魔们各司其职,甚至还有搞笑般的驻各国恶魔大使。很多学者指责《地狱辞典》低级庸俗、胡编乱造、是扰乱恶魔学的糟糕作品,但是仔细想想,那些所谓正统的魔法书那个不是胡编乱造的产物呢?笑。也正因为作者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贯汇文中,所以该书虽然没有什么文献性、但是读来相当有趣,简直可以称为西方的山海经。这本书中,也穿插了一些作者对当时社会的看法,比如地狱帝国派驻到英国的大使竟然是代表“贪婪”的大恶魔莫蒙-这无疑是对英国的商业主义的讽刺。
《地狱辞典》关于恶魔的解说基本按照威尔的理论进行。而到了1863年发行第六版时,加入了550幅彩色木版插画,插画由画家M·L·布尔顿创作-此公对恶魔学和术士的那套理论一窍不通,这些恶魔的形象完全按照一些传说的描述或他自己的想象进行创作。这些表现力和视觉效果极强的插画对近现代恶魔传说文化起到了深远的影响,甚至很多神魔影片的恶魔造型都来自《地狱辞典》的这些插图。  


=六芒星=

六芒星(Hexagram)发源于印度教的古代宗派Tantrism派,这个宗派奉行女阴崇拜或女性中心性崇拜,传承自一个女性教徒组成的乌拉迪亚派(崇拜“圣娼”),其主要的崇拜偶像是男根-女阴(Lingam-Yoni)的结合体,男根为席瓦(Shiva)的象征、女阴为卡利·玛的象征(破坏神Kali Ma,原意为“黑色之母”,在Tantrism派被称为Shakti Kali,也被认为是席瓦之妻),表示男性原理和女性原理的合一。Tantrism派的基本教义认为女性所储藏的“能力”多于男性,因此鼓吹保留性交(maithuna,即男性不泄漏体液的性交)、迷信可以通过得到女性体液而储存在脊柱内,进而向上打通各个中心轮(Chakra)而提升到头部绽开所谓“神灵知惠之花”。这种储存在女性体液中的“宇宙能力”包括“力量、能力、才能、勇气、王权(生殖力)、创造力、语言能力”等。

男根-女阴结合体



中心轮



Tantrism派认为,六芒星形中尖端向下的三角形是卡利·玛的象征物“女阴”的符号,除了倒三角形之外,它也表示为鱼、两端尖锐的椭圆形、马蹄、蛋等图形。因此这个倒三角被称为“女阴的图象”即“Yoni Yantra”,其中“Yantra”是Tantrism派所认为的“冥想的图象”,是适用于眼睛的图象,和“适用于耳的图象”-“真言”(Mantra,象征为八叶莲花)互为表里。倒三角形代表了万物之源-宇宙之母,表示盛满宇宙之母体液(力量)的容器。(Yoni和中国的“阴”同源,在中国神话中女阴的象征为桃,桃果上凹陷的部分被认为是女阴的表象)
六芒星形是男根-女阴结合体的象征符号。如上所述,尖端向下的三角形代表宇宙伊始的“女阴的图象”,经过无限的时间,在这个三角形中孕育了“生命的火种”(Bindu)。最后,生命的火种成熟、降生,为最初的男性。尖端向上的三角形代表男性性器,两个三角形的交汇代表男性和自己母亲的交合、从而成为最初的“两性具有者”(Androgyne),代表了融合和圆满。因此六芒星形在Tantrism派的教义中被称为“吉祥的图象”或“伟大的图象”,其中正三角表示男根、是男性的象征-也被称为“火”(Vahni)。六芒星形也被神化为“圣娼”,是Tantrism派的神女。而欧洲和印度许多神话中的创始神都是两性具有者,特点为一个躯体、两个头、四只手臂,表示“紧紧相拥的男女”(即六芒星形的表象化)、在无尽的性之极乐中达到精神的合一。
Tantrism教派在近现代仍存在于印度、尼泊尔、不丹和中国西藏,六芒星形出现在西藏“雪域珍宝”展览的佛像上应来源于此。

而现今犹太人的象征图形六角星,则称为“Magen David”,原意为“大卫之盾”,现也称为大卫星或“所罗门封印”。不过它和大卫、所罗门没有关系,六角星最初出现在12世纪的犹太文献中,由于十字军东征的关系,在西班牙(被摩尔人统治)的犹太人接触到这个符号,并且被运用到拉比们提倡的神秘主义(Cabala,也作Kabbalah,圣典为《光辉书》-Sefer ha-Zohar)中,作为男性和女性能量的象征-女神Shekina结合的标志,Shekina的名字来源于Kali Ma的Tantrism派冠名Shakti Kali,因此六角星被犹太人理解为“圣贤”和Shekina完全结合的神圣标志。为了加强宣传的力度,拉比们也宣称在约柜中两块“十戒”石版旁放有“绘制一对男女以六角星形姿态紧紧相拥的图样”,这是一种宗教欺骗。
六角星成为犹太人的统一标志,则是在17世纪。  





=生命之树(Sephiroth)=

生命之树的精神之旅是犹太神秘主义(喀巴拉-Cabala或Kabbalah,希伯来文“口授”、“传授”的意思)的中心思想,称为“Sephiroth”(神意的显现)-希伯来文“数”(sefira)的复数形式,一说来自希腊语“天体”(sphaira)。在喀巴拉的教义中,Sephiroth是生长在天堂的树,上帝通过它在被造物中显现。它首先出现在喀巴拉的经典《创造之书》(《Sepher Yetzirah》,完成于4~5世纪)中,被称为“上帝的智慧之三十二途”,这个寻求上帝知惠的过程由十个球形天体(Sephira)和连接球体的22条通道(pass,或称途径)组成,十个天体以1至10的数字显现上帝的十个“特征”。Sephiroth的配置对称,代表“宇宙”或喀巴拉思想来源的早期教派诺替斯派教义中亚当·加达蒙的躯体(即大宇宙和代表人体的小宇宙),也称为喀巴拉之树或Sephiroth之树。
十三世纪成书的喀巴拉经典《光辉之书》(《Sepher ha-Zohar》,也称为《佐哈尔》)中,为每一个天体都指定了守护天使、代表的数字、行星和人体的器官(由于当时科学知识的限制,月亮和太阳也被列为行星)。基督教的神秘学者也对Sephiroth提出过自己的理解,比如拉·波提利在1571年提出,10个天体中最初的三个代表三位一体、其余七个天体则对应灵魂净化的七个阶段或神学的七大美德;恩德格在《喀巴拉的说教集》(1775年)中认为Sephiroth代表了十字架上的基督。而在17世纪出版的一本作者不详的喀巴拉化学著作《Ash Mezareph》中,将Sephiroth与各种金属性质联系起来,但是原作已经失传,大部分内容以译本的形式记载在《赤裸的喀巴拉》一书中。
随着十字军东征的白热化,黄金之晓教团也将Sephiroth和印度Tantrism派的中心轮(详见“六芒星”项)混为一谈,认为Sephiroth的天体是储存人体能源的容器。不可否认的是,“生命之树”外在结构的完善确实受到Tantrism派的深厚影响,天体的精神意义也可看作对冥想的图象-“Yantra”的继承和发展。(可参考“六芒星”项)

生命之树反映了神秘主义者信奉的“冥想的旅程”,即人类通过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产生的幻觉(幻视)过程。这种学说认为现在的人类处于生命之树最底层的“王国”阶段,主张人要通过“冥想的旅程”从“王国”出发,通过22条途径在人体的“小宇宙”中开展精神之旅,最后达到顶端的“王冠”-即进入神的领域,是一种极端的唯心哲学。在这段旅途中,各个天体的守护天使会为旅人给予指引和保护。塔罗牌中有22张被称为“大阿鲁卡纳”的卡牌,表示生命之树的22条途径。

以下是生命之树的结构图和《光辉之书》和《神秘哲学》(1533年,德国魔法师、哲学家Agrippa编著)中对Sephiroth十天体的解说(文字中的I换为英文则为J):



数字10:Malchut,意思是“王国”,是人类用五感可以感知的世界,即“物质的王国”。守护天使为米达伦(Metatron)。但是《神秘哲学》中记载数字10的天体由弥赛亚之魂守护。
这个天体代表诸元素(四大和第五元素(quintessence))和人的胎盘。
文字:Adroai

数字9:Iesod,意思是“基础”,神秘主义者认为这一天体代表肉体中的“灵气”,是肉体和灵魂之间的介质,也称为“前存在物质”。守护天使为加百列(Gabriel)。
这个天体代表月界和人的生殖器。
文字:Elchai

数字8:Hod,意思是“光荣”,表示物质外在的“形态”,喀巴拉认为形态是内在的外在表现形式。守护天使为拉斐尔(Raphael)。
这个天体代表水星界和人的肺脏。
文字:Elohim

数字7:Netreth,意思是“胜利”。数字7也代表创世纪中上帝的“创造的7天”和“坚强”、“勇气”。守护天使为哈美尔(Hamiel)。
这个天体代表金星界和人的肾脏。
文字:Icho

数字6:Tiphreth,意思是“美”。数字6的天体由天使米伽勒(Michael)守护,位于生命之树的正中,供给所有生命的能源。
这个天体代表太阳和人的心脏。
文字:Eloah

数字5:Geburah,意思是“神之力”,代表正义的破坏性。守护天使为卡迈尔(Camael)。
这个天体代表火星界和人的胆汁。
文字:Elohim

数字4:Chesed,意思是“慈悲”,代表至纯的宇宙法则-“爱”(处女)。守护天使为查洁尔(Zadkiel)。
这个天体代表木星界和人的肝脏。
文字:El

数字3:Binah,意思是“理解”。数字3的天体也称为“至高之母”,赋予所有物质以形态。守护天使为查斐洁尔(Zaphkiel)。
这个天体代表土星界和人的脾脏。
文字:Elohim

数字2:Cochma,意思是“知惠”。作为男性原理的象征,别名“至高之父”,也象征着“动性”。守护天使为拉洁艾尔(Ratziel)。
这个天体代表黄道带和人的脑髓。
文字:Iah

数字1:Kaether,意思是“王冠”。位于生命之树的顶端,也被视为人类头顶和大宇宙的接点,意味着创造的源泉、至纯的存在和生命力之源。守护天使为米达伦(Metatron)。
这个天体代表第一天和人的精神。
文字:Ehich

十个天体称谓的内在含义:

Kaether:神的无意识的思考
Cochma:神的关于宇宙的计划
Binah:神的知性
Chesed:神圣的爱
Geburah:神的不可动摇的判断
Tiphreth:神圣的热情
Netreth:持续性或永恒性
Hod:神圣的威严
Iesod:神迹的基础

而数字10的Malchut显示了喀巴拉教义中神的另一半-Shekina(女神),它的意义是“神的存在”,源自印度教的Kali Ma的别名Shakti。喀巴拉认为神处于分裂的状态,只有和女神Shekina融合,才能回复神的本源、达到宇宙全体的调和。因此生命之树精神之旅的实际含义在于:踏上第一个天体等于和女神(女性)的“性的能力”结合,只有走出了这一步,才能登上更高的台阶。这也意味着“精神之旅”的第一步即性行为,是教义中最神圣的行为。当然,教义是受节制和自制的,喀巴拉信徒只和自己的合法妻子产生性行为,不存在胡乱或肆意妄为的其他行为。  



版画《Sephiroth之树》,选自《诸世界的历史》第二卷(1621年)。  




=亚当·加达蒙(Adam Qadmon)=

希伯来文“最初的人”之意,也作Adam Kadmon。来自和基督教同一时期在地中海沿岸兴起的诺替斯教派,该教派认为亚当·加达蒙是神最初创造的人、单纯、无知、由土中产生,宣称他的身体构造反映了宇宙的秩序,在亚当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园之后,亚当·加达蒙是唯一没有原罪的人。诺替斯派在4世纪末期衰败,教义思想被喀巴拉继承,在《光辉之书》(佐哈尔)中,亚当·加达蒙和生命之树(Sephiroth)被一体化。16世纪,在罗利亚的“改良喀巴拉”中,亚当·加达蒙被阐述成连接“来世”和自己体内“无限”的阶梯,即生命之树本身,他的头顶与数字1的天体“王冠”一致,放射出无限的光芒。神秘主义者宣称如果能够将亚当·加达蒙的结构正确地组合,就能够获知上帝秘密的名字(目前常把上帝的名字译为耶和华Jehovah,是一种误传。上帝的名字是不可知、不可读的,通常也只用上帝神秘的四文字JHVH或YHWH代替)。
喀巴拉相信,亚当·加达蒙自身在扩展成大宇宙的过程中失去了原始的至纯,产生出恶魔,具有代表性的为亚当·贝里埃尔。但是在《赤裸的喀巴拉》(1677年出版)的补遗《基督教喀巴拉要点》中,亚当·加达蒙也被和耶稣混为一谈。
由于诺替斯派对亚当·加达蒙的认识原点在于认为其“至纯”等于“无知”和“烂醉”,即肉体是灵魂的牢狱,主张将物质世界视为恶的世界(恶魔的创造物)、无限拔高精神世界(神的领域),喀巴拉的生命之树就是这种学说的一个变体。基于这种消极、厌世和唯心主义的学说,中世纪神秘主义者也将亚当·加达蒙称为“永远的愚者”,即在“精神”的面前否定物质、在“神”的面前否定人类。在塔罗牌中,亚当·加达蒙的名字代表0号卡牌“愚人”(fool)。
在诺替斯派的学说中,人类要从物质世界回归到神的领域,必须经过星辰界,这个星辰界就是蒙蔽人类的恶魔之巢穴。因此在诺替斯派看来,宇宙结构的守护天使被称为“与人类敌对的七行星和支配恶魔”,代表7种大罪:

木星-傲慢的Zadkiel
月亮-嫉妒的Gabriel
火星-愤怒的Samael
金星-色欲的Aniel
土星-怠惰的Kafziel
太阳-贪婪的Raphael
水星-虚伪的Michael  



大天使米达伦(Metatron)的封印上绘制的五芒星。



=五芒星=

五芒星(Pentacle)在古埃及被作为冥界子宫的符号,而在古代巴比伦则被作为女神伊修塔尔的孪生姐姐尼斐提斯的符号。在希腊神话中,五芒星是大地女神Kore的象征;凯尔特人将五芒星作为冥界女神摩根的象征,在凯尔特传说中,太阳英雄加温为了向女神表达敬意而在自己血红的盾牌上画了五芒星。毕达格拉斯学派的神秘主义者也崇拜这个符号,将它称为“五回交错的诞生(文字)”。因此,在神秘学中,尖角向上的五芒星代表者“生命”和“健康”,被用作祈求幸福的魔法符号,也被作为守护符和治疗伤病的符号。古代巴比伦人甚至将五芒星绘制在食物的容器上,认为这样就可以保鲜;而巴比伦的七个印章中,第一个神圣的纹章就是五芒星。犹太教的经典中认为,这些印章代表了神的秘密的名字,五芒星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所以中世纪术士杜撰的“所罗门王的魔法戒指”上也刻有五芒星,也因为如此,五芒星也被误传为“所罗门的印章”。而五芒星也出现在天使米达伦(Metatron)的封印上,这个符号包括圆形魔法阵、五芒星和咒语。
中世纪炼金术士绘制的所谓小宇宙模型(人体模型)中,外部的圆圈代表宇宙,内部绘有一名男性像,头部、双手和双足各对应五芒星的五个角,生殖器位于圆心。因此,术士们认为人的“小宇宙”(可参考“生命之树”项)由五星支配。
由于五芒星可以一笔画出,因此古人也迷信它可以防止恶魔和恶灵的侵犯。在神秘学的魔法阵中,圆形魔法阵用于保护魔法师本人,而五芒星则被用于封印恶魔、其线条的五个交汇点被认为是可以封闭恶魔的“门”,可以将恶魔封在五芒星中间的五边形中。因此,教会将五芒星称为“恶魔的纹章”、“女巫的十字”、“魔法师之星”和“女巫之足”,甚至宣称人狼的脚底就有五芒星。
东欧的斯拉夫女巫利用这种迷信,进行称为“测五星”的医疗巫术,这种巫术要求患者按“小宇宙”的姿势站立(站成“大”字形),然后拿一根麻绳拴在脚踝连接到脖子然后再到另一只脚,再系到双手的中指,最后形成一个五芒星形。女巫装模作样“测算”一番之后,对患者胡扯一通病情,然后用匕首将麻绳割断,取出一截用火点燃并让患者吸入燃烧散发出的烟。最后女巫将灰撒在水里,让患者把这水当作药来服用。这和现在一些神汉巫婆骗人的招术基本差不多。

而倒挂的五芒星则被新柏拉图主义者作为“五角之神”的象征,代表着四种有角的生物(雄山羊、雄绵羊、雄牛、雄鹿)与人类,源自印度Tantrism教派认为角代表男性“能力”的学说、是“知惠之花”的具体显现(参考“六芒星”项)。这个五角之神的偶像被教会称为恶魔Baphomet,一般以长有雄山羊头的人类外形出现、并且具有两性特征(详见后述“角”项),它的头部挂有五芒星(正挂),是现代术士团体“东方圣殿骑士团”的崇拜对象。  





四大天使召唤魔法中,魔法阵的布置。


=四大天使召唤魔法=

19世纪末英国的术士团体(秘密结社组织)“黄金之晓教团”(Hemetic Order of the Golden Dawn)结合喀巴拉教义和魔法书,是一个著名的用魔法和魔术研究宇宙秘密的唯心主义团体。该团体制订了一种召唤四大天使的魔法仪式。
此种召唤术需要事先布置场地。需要使用一间平时基本不被人使用的房间,因为术士们宣称日常生活用品会“妨碍召唤者的精神统一”。在房间的地板上画出圆形的魔法阵,用颜色和咒语确定四个方位之后,在魔法阵中央或者东侧摆放祭坛,祭坛可以用两个长宽高皆为40厘米的箱子重叠来代替;此外还要用两根直径15厘米、长160厘米的圆柱竖立在祭坛两侧(可以用通气管代替),分别漆成黑色和白色,用以代替门柱。这样就可以模仿古代的犹太圣殿。
在进行召唤时,魔法师必须事先沐浴、穿上木棉长袍,站立在祭坛中央。魔法师要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模拟剑的外形,进入沉思(幻想)、在幻想中感觉大地的存在、并且面向东方用剑(手指)按指定方向一笔画出五芒星形(见下图),念咒语(内容不外乎咿咿呀呀唔唔唉唉啊啊)。
然后转向南方,重复画出五芒星,念咒语。
然后转向西方,重复画出五芒星,念咒语。
然后转向北方,重复画出五芒星,念咒语。


五芒星的绘制方向,一笔画出。


四个方位转完之后,按魔法阵的咒语念诵。同时转向东方,将剑(手指)斜指向上方,缓慢、大声的念:“拉斐尔在我面前显现。”同时要在脑中幻想拉斐尔的形象:黄衣、携带弓箭、巨大的羽翼带来的大风。
然后转向南方,作相同的动作,念:“米伽勒在我面前显现。” 同时要在脑中幻想米伽勒的形象:红衣、手持长剑、笼罩在绿色的光芒中。
然后转向西方,作相同的动作,念:“迦百列在我面前显现。” 同时要在脑中幻想迦百列的形象:蓝衣、携带水瓶、背景是橙色的夕阳。
然后转向北方,作相同的动作,念:“乌里埃尔在我面前显现。” 同时要在脑中幻想乌里埃尔的形象:绘有花纹的袍服、手持谷物、从绿色的大地上飞驰过来。

和喀巴拉、Tantrism宣称的教义一样,这种魔法强调魔法师本人的幻觉。黄金之晓教团在解释四大天使召唤魔法时宣称需要“非常强的精神统一和想象力”,宣布需要重复做法数十次才能够见成效。与其说是一种巫术,不如说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自我催眠,试想做法一次就要转720度,那么重复数十次岂不是要转晕了(说不定一脚踩空从祭坛上掉下来也有可能),那时候要是“看见”天使也不奇怪-反正也没人知道,因为术士宣称召唤天使只有魔法师本人能够感知,这和皇帝新衣的原理基本相同。
这种召唤魔法的目的在于和幻觉中的天使交谈,并且得到帮助,在19世纪流行于欧洲。和喀巴拉的七十二召唤天使、魔法书的所罗门七十二召唤魔王一样,术士们相信召唤者可以与呼出的魔鬼或天使进行条件交换或者寻求帮助。如四大天使召唤魔法的描述中最后所说的:“清净自己的心灵、如果天使的形象非常清晰地出现,那么召唤就成功了……可以和它们交谈,不要用语言,要用心灵,不要忘记对它们抱有敬畏的态度,那么它们就会回答你的问题。”但是在术士撰写的魔法书里,召唤天使不仅仅能为召唤者提供帮助和指导,也能为召唤者服务、杀死召唤者的敌人、为他找寻宝物或帮助他获得权力地位。基于这样的目的和思想,那些精神空虚的、想不劳而获的、甚至无能的人自然很容易被此类编造蒙骗,因此也不难理解为什么这种江湖法术能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如此流行。
匿名  发表于 2002-11-24 10:10:54

恶魔

本贴转载自小隐在线历史论坛
http://www.no1190.com/bbs/cgi-bin/topic.cgi?forum=21&topic=1056&show=25
作者cliffx

请不要再转载



=反基督(AntiCristo)=

上图为威尼斯托切洛岛圣玛利亚大教堂中所装饰的十三世纪的一幅镶嵌画的局部,表现了坐在撒旦怀中、并模仿撒旦的反基督。

反基督是谁呢?
是恶魔吗?不是。
反基督是那些将肉体和灵魂都奉献给恶魔的人们。
-库留索斯特莫斯(四世纪)

恶魔降临到反基督的母亲身上……因此,她的儿子就被称为罪之子或破灭之子。
-《关于反基督》(毛罗,八世纪)

反基督是恶的至高的权力化。
-《反基督的小册子》(托马斯•;亚格纳斯,十三世纪)

虽然出身卑微,但是却凭借策略和暴力爬上颠峰、支配世界。
-《关于反基督》(弗朗西斯科•;萨累斯,1597年)

我是反基督。
-《无政府主义在英国》(The Sex Pistols,1968年)

反基督(AntiCristo)是基督教宣称的“恶魔的代言人”,据称他将在最后的审判中借处女怀胎降临世界,用强大的奇迹诱惑人类、迫害真的信徒和先知,是伪先知和伪救世主的代称,他在42个月的时间内是无敌的,等等。
反基督在圣经旧约中并没有得到太多的描述,只是在一些章节里以某种幻觉、预言(幻视)或表象而表现出来,可参考《创世记》第49章7节、《民数记》第24章17节、《耶利米书》第8章16节、《但以理书》第7章7节和第11章11节。大量的关于反基督的文字表述出现在圣经新约中,如《马太福音》第24章24节:
“如果有人对你们说:‘瞧,基督在这里!瞧,基督在那里!’不要相信他。因为假基督和假先知将出现,他们要行大的神迹奇事来迷惑人;可能的话,甚至迷惑上帝所拣选的子民。记住!我已经预先警告你们了。”
此外,假先知还出现在《约翰一书》第18章22节、《约翰二书》第2章7节、《帖撒罗尼迦后书》第2章1至8节。当然,最典型具体的描述出现在《启示录》第13章,紧接在撒旦的化身“戾龙”追赶女人的记述之后(那时“那条戾龙站在海滩上”,一些古卷作“我(约翰)站在海滩上”):
“接着,我(约翰)看见一只兽从海里上来。它长着十个角和七个头,每一个角上戴着王冠,每一个头上写着侮辱上帝的名号。我所看见的兽象一只豹;它的脚象熊的脚,口象狮子的口。戾龙把自己的能力、王座,和大权都交给了那只兽。兽的一个头似乎受过致命重伤,可是那伤已经好了。全世界都很惊奇,跟在那兽的背后。大家都拜那条戾龙,因为戾龙把它的权交给了兽,他们也拜那兽,说:‘谁能跟这兽相比?谁敌得过它呢?’
那兽得到一张夸大亵渎的嘴巴,又被授权可随意行事四十二个月……”
这只兽的描写代表了反基督作为撒旦的代言人在地上行使撒旦的权,“治愈重伤的头”代表反基督的假神迹;之后的描述里又出现了第二只兽,长着“两个角,象山羊的角”,它“大行奇迹”,要求人们拜第一只兽的偶像,在人们的右手和额上打了印记。关于印记的描述如下:
“……这印记就是那兽的名字或代表名字的数字;没有这印记的,就不能作买卖。
这里需要有智慧。凡是聪明人都能够算出兽的数字,因为这数字代表一个人。这数字是六百六十六。”
这些描述表示反基督的重复出现。最后在第20章“击败撒旦”一节中,反基督的化身-“那只兽”和假先知与撒旦一起被扔到火与硫磺的湖里去。
最初,曾经流行过一种说法称罗马皇帝尼禄的名字可以被拼出666这个数字,因此他就是反基督;由于旧约里的描述,反基督被认为出自犹太人但族,圣西罗尼姆斯说他是恶魔之子,圣安布罗修斯则说他是人类之子,唯一统一的就是反基督在教义中不是恶魔、而是真正的人类。不管争论的结果如何,反基督无疑是基督教最大的梦魇。单从字面意义解释,能够影响现实人类的反基督似乎是比撒旦更加具有破坏力的恶魔,那么他的出现究竟意味着什么呢?果真是对真信徒的威胁吗?请看《启示录》第14章9节:
“第三个天使跟着前两个天使大声说:‘谁敬拜那兽和兽像,在额上或手上受了印记的,就得喝上帝的烈酒;这酒是未经冲淡、倒在他义愤的杯中的!他们要在圣天使和羔羊面前受烈火和硫磺的酷刑……’
因此,那些服从上帝命令、忠于耶稣的上帝子民需要有耐心。”

原来如此!原来反基督的出现、假神迹都是为了衬托出“不信者”的“愚昧”,是驱使看这些典籍的人们去“信”的道具。可以看出,由于面临诺替斯教派等宗教的竞争,基督教在早期的活动中需要这样一种角色来装点自己的教义,进而争取信徒、排挤异教。而进入中世纪之后,反基督也不再作为最后审判的专属演员,它的含义也更加广泛:教会将它当作一种称号,宣称一切危害教会、宣传科学、进行宗教改革和启蒙主义的人都是反基督的化身,阿提拉、成吉思汗、德鲁依法师、胡斯、路德、菲特烈大帝、拿破仑、德皇威廉等都被记上了反基督的名单,当然名单上也包括其他宗教的领导者,由于教会各宗派的内部斗争,甚至有的教皇也被认定为反基督(如亚历山大六世)。到了1903年,唯物主义者也被教会定为反基督。
与其说反基督是恶魔的代言人,倒不如说他是教会和宗教狂们用来蒙骗、恐吓人的工具。  



“反基督的说教”-《反基督轶事》局部(路加•;西努累利,约作于1499~1501年)  



15世纪的著名画作《反基督的坠落》局部  





公元前2000年的美索布达米亚浮雕“Lilitu”,相当于犹太教的莉莉斯。

=莉莉斯=

“畏惧吧!我是莉莉斯、伊西斯、是世界的黑暗之魂。我命中注定要使人类恐惧,是难以捉摸的、不吉的、未知的存在,这就是我。颤抖吧!
我就是雾,你就是星。你不过是光明中的一点,而我却是黑夜中永久的黑暗。
我是在暗中吹灭灯火的嘴。
你,速速离开。”

-容克著《诸世纪的传说》选段“莉莉斯”(1883年)

10世纪成书的圣经外典《本司拉的知识》中记载,莉莉斯(Lilith,也作Lilit,名字来自希伯来文“Lailah”,意思是“夜”)是亚当的第一个妻子,世界上第一个女人。莉莉斯的称谓和身份来自苏美尔巴比伦和亚述的女神贝里蒂莉或女恶魔Lilu、Lilitu,在苏美尔语中,Lli指暴风或恶魔,而Lulu指“情欲”。伽南人将莉莉斯称为巴拉特,而在公元前2000年的泥版上,莉莉斯被称为莉拉可。在希伯来传说中,亚当不满于和自己的牲口性交,因此上帝创造了莉莉斯作为他的妻子。与人以外的动物性交在《圣经》中被作为罪恶,见《旧约》申命记第27章:
“跟动物性交的,要受上帝诅咒。”

而实际上,与动物性交在古代中东牧民中是很普通的习俗。
亚当要求以男上位对面位(Venus Observa,或称正常位,即男在上女在下,也称为教士体位-missionary position)和莉莉斯行房。莉莉斯不同意,她嘲笑亚当的粗暴和自大,辱骂他,并且说出了上帝隐秘的名字而离开了伊甸园(Urielamuka殿的大作中对这一段有详细的描述),居住在红海附近。上帝派遣三位天使Snwy、Snsnwy、Smnglf去把莉莉斯带回来,然而天使们也挨了骂,莉莉斯不惧怕天使的力量,她和野兽、魔鬼们性交,每天产下一百个孩子(一说为莉莉斯同意天使们提出的每天杀死她一百个孩子的要求)。上帝于是从亚当的肋骨创造出夏娃。
莉莉斯居住的“红海”和印度教的破坏女神卡利·玛的“血之海”同源,意味着所有生命孕育自女性的经血,而作为从血海中诞生万物的代价,也要向血海补充鲜血(例如人祭)。莉莉斯也被古代希伯来人视为大地和农耕部族的太母,而亚当在这些传说中代表侵略者-游牧民族。例如《圣经·旧约》创世记第4章中记载的:
“后来,该隐对他弟弟亚伯说:‘我们到田野去走走吧!’他们在田野的时候,该隐向弟弟下手,把他杀死了。
上主问该隐:‘你弟弟亚伯在哪里?’
他回答:‘不晓得。难道我是弟弟的看顾者吗?’
上主责问他:‘你做了什么事?你弟弟的血从地下出声,向我哭诉。你杀他的时候,大地张开口吞了他的血……(后略)’”

这里残存着一些莉莉斯的传说,古代传说中亚伯只是牧民(代表游牧民族),而该隐是司农业和冶金的神(代表农耕民族,“Cain”即“铁匠”之意),“大地张开口吞了他的血”代表莉莉斯接受了亚伯的血作为供奉。而莉莉斯的女儿们则被称为“莉莉姆(Lilim)”,中世纪的人们认为莉莉姆是好色的女妖,专门在晚上出现在男性的梦中和他们性交,吸取他们灵魂的精髓(精液),宗教狂们用这来解释梦遗的现象。基督教徒则将莉莉姆们称为“地狱的娼妇”,是和梦魇Incubus(一种梦中精灵)相对应的女妖“Succubus”,宣称她们用得到的男性体液制造新的女妖。而Succubus也被称为女神Brizo(名字来自brizein-“利用魔法”),Brizo携带有预言之梦-即现在所说的性梦。
为了防备莉莉姆们,禁欲主义的修道士们在睡眠时手握十字架放在自己的性器之上,认为这可以使莉莉姆(或莉莉斯)远离,然而梦遗仍旧会发生(宗教狂的欺骗性可见一斑)。传说当这些虔诚的基督徒们尴尬地梦遗时,莉莉斯会嘲笑他们。现今,如果男孩在睡眠中笑,也被认为是得到了莉莉斯的爱抚。
而为了供养血之海,莉莉斯也被描绘成夜间吞食婴儿的魔女。在喀巴拉的经典《光辉之书》中,莉莉斯被称为诱惑人类和扼杀婴儿的恶魔。为此,犹太人在婴儿的摇篮外围用白色涂料画上几圈圆圈来保护孩子,也为婴儿挂上护身符-上面写有上帝派遣追回莉莉斯的三位天使的名字,但这并不总有效,因为传说莉莉斯的能力强于天使。

而在喀巴拉的信仰中,莉莉斯也被作为堕落天使Samael的妻子,被描画成下半身为蛇、和Mahlath、Naamah并称为三大女魔。
匿名  发表于 2002-11-24 10:27:26
=喀巴拉-象征的哲学=

-什么是喀巴拉-


希伯来人的神学分为三个不同的部分,第一是“律法”,第二是“律法之魂”,第三是“律法的魂之魂”。“律法”也就是戒律,指摩西从神手中领受的“十戒”,这个部分的知识和戒律颁布给所有以色列人学习和遵守。“律法之魂”称为“梅示拿”,这部分的知识和戒律只能传授给拉比们(犹太教的律法教授者)。但是第三部分“律法的魂之魂”被巧妙地隐藏起来,在犹太人之中只有那些最高等级的密仪执行者可以接触这一部分的知识,所以“律法的魂之魂”被称为“喀巴拉”(Cabala或Kabbalah,希伯来语“口授”、“传授”的意思),是犹太神秘主义者至高的唯心哲学体系。
犹太神秘学者认为,和《圣经》旧约的记载不同,摩西曾经三次登上西奈山,每一次滞留的时间是40天,在那里摩西和以色列的神面对面地接受知识和律法。最初的40天里,摩西得到了神亲自书写在石版上的律法,也就是“十戒”。第二次的40天,摩西接受了“律法之魂”。而在最后的40天里,神向摩西传授了“喀巴拉”。传说摩西是《圣经》旧约前五部章节的作者(当然历史并非如此),这五部也被称为“摩西五经”或者“图拉”(包括《创世记》、《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和《申命记》)。犹太神秘主义者认为摩西将喀巴拉的秘密隐藏在前四部中,他们认为,正如人类的“灵的本质”隐藏在“物质的肉体”中一样,梅示拿和喀巴拉-“未被笔录的律法”也隐藏在“被笔录的经书”中(指摩西五经)。所以“喀巴拉”的含义是“秘密的、被隐藏的传说和不被文字记录的律法”。犹太人认为神将有关“人外的宇宙”(大宇宙,一般意义上的宇宙,通过第2、第3棵生命之树显现)和“人内的宇宙”(小宇宙,指人类自身的结构,通过第4棵生命之树显现)的奥秘隐藏在喀巴拉里,传授给能够理解这些知识的人。而早在人类堕落、被逐出乐园之前,神已经将喀巴拉的知识传授给天使们,之后天使拉洁艾尔将其中的1500种知识传授给了即将被赶出乐园的亚当,据说如果人类能够完全理解其中的原理,就能够知晓神的智慧(第1棵生命之树)、从而重返失去的乐园。根据《世界的信仰》记载的传说,为了宣讲这些知识、天使们被派遣到亚当和他的后代身旁担任他们的老师,亚当的老师是拉洁艾尔、闪(挪亚的长子)的老师是图斐艾尔、以撒的老师是拉斐尔、摩西的老师是麦塔特伦、大卫的老师是米伽勒。
根据神秘学者D·金茨堡(一个近代术士)宣称:“喀巴拉的秘密由亚当传授给挪亚,然后传到了亚伯拉罕的手中,亚伯拉罕带着这些知识定居在埃及并且将一部分知识泄漏出去,所以埃及人得到了一部分喀巴拉、用这些知识创造了自己的哲学体系并影响了东方的国度。摩西在带领以色列人穿越荒野的40年间研究喀巴拉的含义并得到天使的帮助,他还将这知识传授给七十位长老,让他们把这些秘密流传下去。在他的后代中,最为通晓喀巴拉的人是大卫和所罗门。”

以上是有关喀巴拉的传说,实际上,喀巴拉最初系统的出现和上面这些以色列的先人应该没有任何关系。喀巴拉的第一部经典《形成之书》的草稿最早在公元120年完成。上面所说的这些传说,很大程度上是喀巴拉的信仰者进行的一种宗教迷惑,最明显的就是有关喀巴拉影响埃及哲学的描述,实际的情况应该是以色列人吸收埃及和美索布达米亚宗教的元素形成了自己的宗教和哲学体系,而后期的喀巴拉教义尤其受到衰亡于4世纪的诺斯替派的学说影响,比如喀巴拉的巨人亚当形象就来自诺斯替派。

-隐秘的暗号学-
和大多数隐秘哲学一样,喀巴拉的产生多半是由于其他宗教的排挤和政府的压力,所以神秘主义者用密码、暗号和带有象征意义的符号书写自己的宗教典籍和哲学思想,以免被宗教压制者抓住把柄。要读懂这些经过密码处理的典籍,必须得到“钥匙”也就是类似现代密码本的解密手册一样的知识,没有“钥匙”就无法解读典籍中隐藏的含义,而这些伪装巧妙的卷宗在表面看来可能只是一些神话传说,但实际上利用一些交换字母、穿插字母或者数字游戏组合而成的巧妙暗语,就可以看到其作者实际想表达的东西。在中世纪,很多秘密结社也使用这种方法保存典籍,以逃避基督教会疯狂的宗教裁判。但是这种做法也会产生副作用,那就是“钥匙”一旦丢失,则完全失传,或者被那些邪教团体用来蒙蔽无知的人进而坑蒙拐骗、谋财害命。而且,由于时代和科学知识的限制,喀巴拉的学说中有不少迷信和缺乏科学知识的内容存在,比如相信地球中心论等,所以我们只应将它作为一种唯心主义哲学体系看待。
暗号是象征哲学中常见的元素,下面举两个典型的例子:


1.上面这张图画选自詹姆斯·布朗的《化学史》,是中世纪炼金术的暗号,由三圈排列的文字构成。解读方法如下:
外圈的文字按顺时针抽出第一个字母,拼成单词“SVLPHVR”(硫磺)。
中圈的文字按同上方法,拼成单词“FIXVM”(固定)。
内圈的6个单词分为左右2组。左边一组按顺时针、右边一组按逆时针各自抽出第一个字母,分别拼成单词“EST”(是)和“SOL”(太阳)。

所以这三圈文字连起来就是:“Sulphur Fixum Est Sol”(被固定的硫磺就是太阳(黄金))。是一句炼金术的方程式。


2.上面这句话选自英国大学者培根编纂的《学问的进步》,他很可能是中世纪最伟大的秘密结社之一“蔷薇十字团”的成员,也有相当多的证据表明他可能就是莎士比亚本人。培根在自己的手稿里使用一种复杂的双重文字暗号传达信息,这种暗号需要三把钥匙来解读。
“Wisdom and understanding are more to be desired than riches”这句话按照字面的理解,意思是“相比财富,更应追求智慧和理解”。但是仔细查看手稿,可以发现部分字母在同一句话中用两种不同的笔法书写。“Wisdom”的d和“and”的d相比,前者上部带有一个圆弧,后者没有;而“Wisdom”的i和“understanding”的i相比,前者线条圆滑,后者带有明显的折角;比较“desired”中的两个e,区别明显;“more”的o上部带有一个短小的横杠,和“Wisdom”的o不同;“than”的a比“are”的a细瘦;而“riches”的r结尾形似圆点(此外要注意这个r下边的圆点),“desired”的r则以锐利的线条收尾。
这些字母上的差异被作者刻意隐藏在手稿中,这种差异并非仅仅代表暗号本身,也是作者给读者的一种暗示:“我使用了双重文字暗号。”或者“用钥匙解读”。(如果没有这种差异,就可以按字面意思理解)
培根在书中提供了三把“钥匙”(相当于现在的密码本),第一把钥匙用于解读双重文字暗号,见下图:


原文的字母列在第二排,而对应的双重文字暗号列在第一排。所谓双重文字暗号可以被看作用a和b两个字母代替所有大写或者小写的字母。按照上面的图解(钥匙),把句子中的字母置换成5字组的a或者b,但是在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原文书写的书体,每一种书体(比如d字上的圆弧、o字上的小横杠、K字的变体)都有其特殊的指示位置,即便是同一个字母、只要是用不同书体书写、那么在双重文字的第一把钥匙里它们就有对应不同的a或b,所以解读这种暗号时需要一个大倍率的放大镜。以“Wisdom”为例,W换成b、i换成a、a换成a、s换成a、d换成b、o和m都换成a,所以“Wisdom”使用钥匙转换成暗号就是baabaa。同理,“and”换成aba,“understanding”换成aaabaaaaaabab,“are”换成aba,“more”换成abbb,“to”换成ab,“be”换成ab,“desired”换成abaabaa,“than”换成aaba,“riches”换成aaaaa。
所以经过第一把钥匙的第一次解读,“Wisdom and understanding are more to be desired than riches”就变成了:
baabaaabaaaabaaaaaabababaabbbabababaabaaaabaaaaaaa

下图是培根在书中提供的第二把钥匙,给出了a和b两个字母以5字一组的形式各自代表的特定大写字母,有点象二进制。


接下来是第二把钥匙的使用,将上面这个字母组拆成5字一组,成为:
baaba  aabaa  aabaa  aaaab  ababa  abbba  babab  aabaa  aabaa  aaaaa

然后按照第二把钥匙中5字组对应的大写字母,将文字组对应上去,抽出大写字母:
baaba=T
aabaa=E
aabaa=E
aaaab=B
ababa=L
abbba=P
babab=X
aabaa=E
aabaa=E
aaaaa=A

原文最后一个词“riches”的r字下边有圆点,这个圆点才是这一句真正的“终止符”,所以其实从r之后的5个字母都不属于这个句子,因此最后一组aaaaa(代表字母A)要被剔除。
至此,使用第二把钥匙解读后,得到一个词组:TEEBLPXEE

下面这张图是书中给出的第三把钥匙


这个解读暗号的钥匙称为轮盘暗号,由前面解读出的大写字母被看作内圈字体较小的字母,根据内圈的字母位置抽出相对应的外圈字母加以组合:
T对应A,两个E对应两个L,B对应I,L对应S,P对应W,X对应E,最后两个E对应两个L
所以“TEEBLPXEE”经过第三把钥匙的解读,成为“ALLISWELL”。

分解这个词组,可以看到培根使用双重文字暗号将“Wisdom and understanding are more to be desired than riches”表现为以下的信息:

“All is well”:一切平安

没有钥匙和这些知识的人完全无法理解培根在句子中传达的信息,隐秘主义对于智者来说是英知的宝库,它的大门永远对那些愚昧的人关闭。

-喀巴拉的诸要素和经典-
上面扯远了,回到喀巴拉的话题来。作为一种大量使用象征意义的哲学体系,喀巴拉使用“言语”、“文字”和“数”形成的“三位一体”组成自己的暗号,基本要素在于:

- 言语的含义(创造与形成)
- “无限”(神性的原质)
- 十个暗号(生命之树的10个球或10条树冠)
- 二十二个文字(生命之树的22条树干)
- 宇宙的四十三个层次(生命之树10个球的具体含义)
- 四个世界和四个亚当(喀巴拉的唯心主义宇宙观)
- 由数字10和22组成、代表喀巴拉宇宙观的4棵生命之树
- 三角形、正方形和圆形

其中基本的原理在于“言语”,喀巴拉的经典中宣称“神”在创造天地时使用“言语”创造了一切,这个学说在《形成之书》中尤为明显。

喀巴拉有三部成书的经典用来阐述口传律法的关键,分别是《形成之书》、《光辉之书》和《启示录》,其中以《形成之书》最早。它们是解读《圣经》旧约中隐含奥秘的钥匙。
《形成之书》(Sepher Yetzirah)的草稿大约在公元120年由拉比亚奇拔完成,公元4世纪时完整成书。这本经书非常短,全文用一些象征的含义和富有想象力的传说讲解希伯来语22个字母的由来和象征意义。
《光辉之书》(Sepher ha-Zohar)是喀巴拉最重要的典籍,相传为亚奇拔的弟子示麦恩·本·尤凯编著。拉比示麦恩大约在公元161年由于罗马政府的迫害(他被宣判死刑)而被迫带着自己的儿子出逃,居住在山洞里。犹太传说中,示麦恩经常得到以色列先知以利亚之灵的指点,从而完成了《光辉之书》的草稿,他在洞窟中躲藏了12年之久,将喀巴拉教义中的二大精华“伟大的面孔”和“微观的面孔”编纂成象征体系。示麦恩在与弟子谈笑之间离世,“以色列的灯火”从此熄灭。在犹太人的传说中,示麦恩的葬礼上发生过很多超自然的现象,据说他是第一个被允许将喀巴拉教义的“钥匙”记录成书的人。一千二百年之后,这些草稿被摩杰·戴里昂发现,1305年,他利用这些资料出版了《光辉之书》(不过,这都是传说,这本书的资料来源已经很难考证)。这部经书内容浩瀚,蕴藏了喀巴拉深奥的哲学思想,但是其中也有不少迷信和落后的内容,比如傀儡术(Golem)之类的魔术。《光辉之书》目前没有完整的英文译本,只有法文译本,英译本只包括其中三卷。
《启示录》(Apocalypse)的作者相传为圣约翰,但真正的作者和成书时代不详。

―小括―
虽然有很多不甚明确的地方,但是可以知道的是喀巴拉从公元初的几个世纪直到17世纪这段时间里,已经从单纯的宗教信仰发展成严密精致的哲学体系。中世纪的术士相信喀巴拉就是解读《圣经》(特指旧约和摩西五经)中隐藏秘密的钥匙,它对基督教和犹太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诺替斯派的神秘主义思想也由于喀巴拉的继承而得以保存。教皇的纹章上交错的十字架就象征着喀巴拉-“解读神之秘密的钥匙”
喀巴拉主义者将这门学问按使用方法分为5种:

“自然学的喀巴拉”被用来帮助人们探究自然的奥秘。
“类比学的喀巴拉”被用来解释自然界事物之间的关联,中心的内容仍旧是小宇宙和大宇宙。
“反映的喀巴拉”运用睿智的能力解读天体的秘密,进而培训出抽象的推理能力。
“占星学的喀巴拉”用于解释天体的构造和物质的结构。
“魔法的喀巴拉”用于召唤和统治那些传说中的恶魔与天使,也利用这种迷信进行医疗(当然是不会有效果)。喀巴拉主义者认为魔法的喀巴拉非常危险,因为要与恶魔签订契约,所以会反映出第5棵生命之树的存在,这棵生命之树代表人类邪恶的一面,被称为“影子王国”。魔法的喀巴拉是中世纪魔法和巫术的主要思想来源之一。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2-11-24 10:27:26编辑过]
匿名  发表于 2002-11-24 10:17:56
就是这些。这才叫强人呀……

以上。
发表于 2002-11-24 10:4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汗……当时这篇没注意到……

鞠躬,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2-11-24 17: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已经收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EVA研究站 ( 沪ICP备05021941号 )

GMT+8, 2025-11-4 22:3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