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来自: 风朔夜  
 
  读《诗经》恐怕还是少不得买一本中华书局或者上海古籍的译注本子,  
  束之高阁。  
  斜卧侧塌,横七竖八,兴之所致,随意翻完的肯定就是这本。  
    
  青铮我很早就看过她一篇《与往日长谈》,异常自省的文字。  
    
  后来偶然发现我做了很长一段时间qq签名的是她白山千鸟这个id写的银英同人《纪念日》的结尾。  
  “世界从来都是如此结束──不是砰然消失,而是耳语一般悄悄淡去。 ”  
    
  我用的版本“世界从来都是这样消逝,不是轰然一声,而是耳语一般悄然淡去……”  
    
  《诗经》笔记已经是她好几年前的作品,我估计她自己如果现在看到,又会觉得很多地方不足了。  
  我喜欢的文字作者共性好像都是谦虚,没有一个对自己的文字是真正满意的。  
  时常想殴打她们这种人心不足的状态,不过想来,过几年,她们的文字将更多的留下千锤百炼过的风流笔触。看着闲适,随手可得,实则三六九年功底。  
    
  要我一句话概括的话,这本书相当与跟青铮一起在舒适的包厢里K歌^^  
    
  歌词多半不认得或者不了解其意。  
  有慧心的女子以现代人的敏感,现实,乐观,吟唱了出来。  
  她拿来类比翻唱的都是生活中些微碎屑的小事。你听的亲切有共鸣,  
  千百年前的唱词也没啥不好懂的么……  
    
  几个小时K完,她走了,你人在包厢。  
  时空却骤然翻转,  
  宏大的,如瀑布一样展现悬挂在眼前的,  
  是中文不可思议的美。  
    
  坠入潭中的水声不断……  
    
来源:http://book.douban.com/review/117455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