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EVA》推测庵野秀明其人
为什么《EVA》能够成为让许多人产生共鸣甚至不禁发出“这说的不就是我吗”这样的感慨的动画?为什么导演庵也秀明能够如此深入刻画片中的人物?仅仅是因为庵野平时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不,这其中包含大量庵野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会,片中的主要角色多多少少都有庵野本人的影子。
庵野曾说过,他不可能再拍出第二部《EVA》这样的动画,《EVA》是庵野倾其所有之作,是庵野人生感悟的结晶。如此,我可以大胆作出假设:主角碇真治是少年庵野的缩影。那么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庵野的性格与碇真治相仿。可以这样形容少年时的庵野:自卑内向、不善与人相处、对得到他人认同的强烈渴望。律子曾对碇真治这样说过,“你和你爸爸时一样的 ,同样是不善生存的一类”。这又说明碇父子两的性格有很大相似性(这点在动画的其他段落也有充分交代)。综合这些,很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碇原渡就是成年后的庵野的缩影。
来看看碇原渡是个什么样的人,自私奸猾、城府极深有善于利用他人还有同碇真治一样的不善沟通。而碇真治虽然内向懦弱,但纯真善良,也很看重朋友。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庵野在成年后变化非常大,为什么少年庵野和成年庵野有如此巨大的差异?除了因为内向的性格外还要其他原因吗?《EVA》中给出了答案。
在少年的碇真治身上发生了哪些事?被人轻视,被父亲欺骗抛弃,以致说出了这样的话“即使一个人生活也无所谓”。这可不是他意志坚强,这是他对他人的彻底失望,他讨厌其他人厌恶这个社会,甚至产生“不如全人类都死掉”这样的报复心理。显然庵野少年时也有过类似经历。在《EVA》片中,碇真治认为自己被朋友(渚熏)欺骗和背叛,这是他最不能接受的事情。少年时代的庵野应该也遇到过同样的事情,心理上的阴影就此挥之不去,从不相信他人到为了自己而不择手段利用他人也就顺理成章了。
剧场版的结局就是庵野报复心理的最好体现。片中被观众敬为“女神”的凌波丽最后被“肢解”,而人类全灭。这些已经不仅仅是戏弄观众,更是对整个社会的报复。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庵野要把剧情设计的如此复杂,很多人会不加思索的回答为了吸引观众,还会有别的原因吗?他这样做会不会是为了转移我们的注意力?现在我有了答案,庵野不希望被人看出《EVA》中的人物其实就是他自己,自卑内向的人都有这样的心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17 16:53:55编辑过] |